阅读材料,感悟道理。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青少年如何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答案】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要严格遵守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的几个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7 21:0:2组卷:93引用:2难度:0.5 -
2.2023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习主席在宣誓台前站立,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原因是( )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增强宪法意识,忠于宪法
④宪法只对国家公职人员具有约束力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践行宪法我们应该( )
①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②在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不需要遵守普通法
③运用宪法精神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④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发布:2024/12/27 21:0:2组卷:88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