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②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③此次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为393公里,2013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这是因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轨道位置较高,提高50公里后就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飞得更高对飞船的要求也更多,这意味着交会对接时飞船的控制与神舟十号不一样,还需要连续变轨。
      ④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包括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变轨控制验证试验、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微生物控制试验。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考核神舟飞船作为人员物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性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⑤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舟十号的15天翻了一倍。在这一个月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证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飞船在驻留、应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比过去更强。
      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1)根据选文第①段的内容,为10月17日的“新闻联播”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三十字)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选文③④⑤段的内容,概括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有哪些新的重大进展。

【考点】提取新闻信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3引用:7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樊永强)1992年1月,党中央作出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之后,为这个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一船”取什么名称,备受国人和世界关注。
          1993年,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单位发出了“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的通知。经慎重考虑,载人航天办公室建议用“神舟”为我国飞船命名。
          从字面上看,“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同时,“神舟”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
          1994年初,“神舟”这个名字最终从众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从此,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有了名字——“神舟”。
          随着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腾飞上天,“神舟”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光辉名字,从此传遍神州大地。
    (摘自《搜狐新闻》)      2011年4月,中国货运飞船名称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组委会收到9640份提名:天梭、鲲鹏、天舟、神龙、龙舟……2013年10月,组委会向公众公布了这艘备受关注的货运飞船的名称:天舟,寓意天地间往来的星汉之舟。“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博物志》中传说银河和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想要乘坐“槎”(仙人所用的木筏)登天,木槎化火箭。我们把古人畅游浩渺宇宙的愿望变成泛“天舟”而相会于天宫的现实。
    (摘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材料二】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的首舱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进驻天和核心舱。作为空间站建设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他们开始了太空家园的建设。
          三名航天员在核心舱内搞装修、拆包裹、装WIFI,还到舱外安装了工具、设备、验证了舱外服和机械臂的性能。太空驻留三个月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返回地面。
          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带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与核心舱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继续建设太空家园,在轨驻留时间达到6个月。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完成了任务,顺利返回地面。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着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来到太空。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里进行了一系列空间试验、太空授课等活动,并通过问天气闸舱成功出舱。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对接、转位之后,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11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抵达太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摘自《载入史册!6名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2022.11.30《新民晚报》)
    【材料三】
    “太空教师”来了!3名航天员像鱼儿一样依次“游”入问天舱,开始带领大家感受神奇的太空微重力环境。作为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等于把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太空实验开始了。在陈冬演示的毛细效应实验中,没有了重力的束缚,细管中的液面不断上升,速度比地面上同样的演示快得多;在太空趣味饮水演示中,刘洋用2米长的吸管成功喝到了袋中的饮料……一个个精彩的实验显示出太空环境的特别,让同学们对太空微重力环境产生直观的感受。
    “我在天宫二号种过生菜,最近还品尝了蔡旭哲亲手种植的生菜。”陈冬亲手操作,对拟南芥进行样品采集,并把它在太空的生长状态冻存。实验前,拟南芥已被陈冬放到科学手套箱里。打开拟南芥的生长盒,每个种植孔里分别种着通过基因调控控制不同开花期的拟南芥。已经开花的拟南芥花朵为白色,非常小。随后,陈冬把剪下来的拟南芥放入冻存管里。陈冬介绍,所有的样本采集完成后,就会把它们放在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存储区。等返回地球的时候,这些样本将交给科学家进行研究。实验中,陈冬戴上了混合现实眼镜,借助这款眼镜,可以更轻松高效地完成工作,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能借助陈冬的视角更好地观察实验。刘洋展示了生命生态实验柜里的水稻。经过70多天的生长,水稻已经从饱满的种子变成了水稻植株。不过,它们的样子看起来东倒西歪。这主要是因为失去了重力的刺激,水稻的生长方向也变得杂乱无章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10.13)
    (1)选出对以上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
     

    A.搭乘“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到达太空后,开始建设太空家园。
    B.用“神舟”为我国载人货运飞船取名是因为它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
    C.从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末,我国共有12名航天员抵达太空。
    D.拟南芥的样本采集完成后会被放在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存储区存储。
    (2)结合【材料一、三】内容,补充下联。
    上联:太空课堂播撒科学种子
    下联:
     

    发布:2024/11/22 11:0:2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短文概括出主要内容。(18个字以内)
          中新社台北5月1日电 四川雅安庐山震灾牵动各地民众的心。5月1日“两岸四地灾难救援重建交流研讨会”在台北召开,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专家与会,分享汶川地震、台湾莫拉克风灾等灾后重建经验,以期对雅安地震后续重建工作有所助益。
          此次研讨会由台湾伊甸基金会主办。该会执行长黄琢嵩表示,希望通过两岸四地交流心得,可以有个平台一起为灾后重建出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虹是此次雅安地震“420成都公益组织联合救援行动”总召集人,她向参与此次地震救援的台湾公益组织表示感谢,并致赠志工救灾衣。郭虹还以四川汶川地震救援和重建为例,强调在灾后重建中跨界合作非常重要。与会专家还从“灾区福利服务输送”、“灾民生计与小区产业发展”、“面对未来灾难”和“重建与永续发展”四个方面探讨灾后重建工作。

    发布:2024/12/4 8:0:2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3.请将下列消息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上,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答: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