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青玉案•送山谷【1】弟贬宜州
黄大临【2】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3】。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4】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千峰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艰险,另一面也表明黄庭坚此行前途未卜。
B.“别语”句表达了分手就在眼前,词人心里格外悲伤,喉咙哽咽已经说不成句。
C.“已断离肠能几许”和“断肠人在天涯”中所抒发的“断肠”的情感是一致的。
D.这首词语言虽朴素、平淡,但感情却深厚、强烈,有一种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词的后三句用了虚写的手法,下列词句没有使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D
D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送别抒情
【答案】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0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君不得意”中“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朋友的落第令作者顿生怜惜之意。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的情感也格外强烈了。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顿生怜悯之情。
    D.王维与丘为是同辈诗友。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作者从归程写到离别,由远及近;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发布:2025/1/1 3:0:1组卷:13引用:11难度:0.5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①郑十八虔:即郑广文。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安史之乱”中郑虔为叛军所劫并授予伪职,肃宗平贼收复两京后对接受叛军伪官的一批官员进行了惩处,虔以次三等罪被贬台州司户参军。时郑虔被“严谴”仓惶赴台,杜甫没能为他饯行,因此作诗遥赠。②樗(chū):落叶乔木,质松而白,有臭气。此指无用之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刻画郑虔的音容笑貌,白发苍苍,是“樗”那样的“无用之材”,即使喝了酒后,他只是自称“老画师”而已,足见他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从而为郑虔贬鸣冤。
    B.颔联紧承首联,层层深入,抒发了对郑虔的同情,表现了对严谴的愤慨,可说是一字一泪。
    C.本诗结构上前后照应,衔接紧凑。如颈联“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紧承“严谴”而来。
    D.尾联想到朋友已是古稀,贬所远在万里,这一别哪里还有机会再见呢?也许只能黄泉之下再重逢了。含蓄地表达了与友决别的悲痛之情。
    (2)前人评这首诗说:“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发布:2025/1/1 4:0:1组卷:3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江海”“几度”,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写出了离别后相隔之遥,离别之久,相见之难。
    B.颈联借“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等意象,既描写实景,又实写人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游浮不定。
    C.尾联总写伤别,用一“恨”字,道尽明朝的离愁别恨。“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这首惜别诗,先由上次离别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2)国学大师吴北江对本诗颔联的评价是“千古名句,能传久别初见之神”,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发布:2025/1/1 2:30:1组卷: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