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命景观=活动项目十栖息地十循环”,寓意城市生态公园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有生命、有活力的景观,是突出强调区域能进行自我生态变化的建造理念。美国F垃圾填埋场于1947年在史坦顿岛西海岸开放,作为纽约市垃圾的临时解决地。近年来,该地区用带状耕作法改造现有土壤来代替购买或加工大量表层土。每年播种3次精挑细选的农作物,反复种植,然后用旋耕机打碎,作为绿色肥料混入土壤中,农作物按照土丘的等高线交错种植。同时通过恢复湿地、森林,引入山羊栖息地,添置休闲娱乐项目,为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优质场所,由此转型为城市新公共用地-美国纽约清泉公园。如图为模拟美国纽约清泉公园生命景观示意图。

(1)推测带状耕作法对于改造垃圾填埋场的优势。
(2)分析当地由垃圾填埋场转变为城市生态公园的原因。
(3)当地清泉公园被称为“生命景观”的建造典例,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成本低且更符合工业化生产,场地改造效果好;可以在大范围内增加贫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控水能力;间接减少动物经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重金属,增加土壤深度和控制杂草;可以满足垃圾场改造的许多约束条件,与场地景观更自然协调,带来独特、美丽的视觉感受。
(2)垃圾填埋场距纽约城区较近,是纽约市的较大污染源;自然生态环境损害严重,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记录了纽约工业发展的阶段历史,具有发展成遗迹的文物价值;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区,具有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
(3)种植有机材料,改良土壤,促进草地(湿地)和森林开始生长,溪流便会开始组织并控制景观生态系统;山羊啃食场地中的杂草,促进其他植物生长,使动植物适宜的栖息地转化为自我维持的生命景观,实现生态环境的自然演化;由公园和草地(湿地)森林等组成的生态网络,使城市与绿地相互渗透,界定了从开敞的水面到陆地的边界,发挥其生态效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9 13:30:2组卷:12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某单中心城镇,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镇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如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21~22题。
    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发布:2024/12/31 9:30:1组卷:8引用:1难度:0.7
  • 2.如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约有
     
    人。
    (2)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的特点是:
     

    (3)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工业区的功能分区,则字母A、B、C中,比较合理的布局是:
     
    表示居民区;
     
    表示工业区;
     
    表示卫生防护带。防护带中可以设置的建筑是
     
    。(填字母)
    A、学校     B、消防车库     C、医院      D、体育馆

    发布:2024/12/31 15:0:1组卷:3引用:5难度:0.5
  • 3.如图是北京市的居民区和工业区布局规划图,如果考虑大气环境保护,则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发布:2024/12/16 6:0:1组卷:25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