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
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cc(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白色无水硫酸铜迅速变蓝白色无水硫酸铜迅速变蓝,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33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④ 取操作③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取操作③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 除尽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 除尽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 操作④的现象: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 |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
实验二 |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
样品中一定没有 CaCO3 CaCO3 (填化学式) |
Ca(OH)2、Na2CO3
Ca(OH)2、Na2CO3
(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63%
63%
。【拓展探究】为测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的样品是否变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加入40克水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50克稀盐酸,均分成6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与图象记录如图表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克) | 75 | 100 | 125 | 149.7 | M | 198.9 |

173.9
173.9
。(2)小敏进一步思考:取适量样品,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氢氧化钠没有变质的结论是不合理的,你认为小敏的理由是
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产生气泡
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产生气泡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c;白色无水硫酸铜迅速变蓝;3;取操作③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除尽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溶液变红色;CaCO3;Ca(OH)2、Na2CO3;63%;173.9;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产生气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1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中包含着许多化学内容.
(1)米、面的主要成分都是由
(2)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
(3)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4)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防止食品
(5)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小明研究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后,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
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③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
④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②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质量分数与其包装上标注的含量是否相符.发布:2025/1/6 8:0:1组卷:68引用:2难度:0.5 -
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市售某品牌“钙片”的补钙原理、成分以及功效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查阅资料】
(1)该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维生素D3、硫酸锌、水果香料等。
(2)维生素D3、水果香料都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维生素D3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项目一:探究“钙片”补钙原理。
【分析交流】
“钙片”中钙以碳酸钙形式存在,“钙片”进入胃首先要通过人体胃酸对其进行溶解后方可被吸收。
【进行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适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化学方程式
项目二:探究“钙片”中是否含有硫酸锌。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少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 “钙片”中含有硫酸锌。
【交流讨论】
该补钙剂适用于中老年人治疗因缺钙导致发布:2025/1/3 16:0:5组卷:30引用:1难度:0.5 -
3.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纸业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排放。
①写出NaOH的俗称: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为
(2)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完成A、B两个实验后,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倾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发现废液呈红色,小组同学对废液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该题实验过程中所用溶液浓度较低;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显中性;实验中如涉及硫酸钙、氢氧化钙等微溶物,均可看做可溶物)
【交流讨论】小组同学经讨论分析后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和
【提出猜想】废液中还含有的物质: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
【实验验证】
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通过观察现象,得出了正确结论。若猜想二正确,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交流与反思】乙同学认为,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也能得出正确结论。你认为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你的理由:发布:2025/1/3 8:0:1组卷:9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