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截止到2020年9月,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已在千余种植物中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2000亿元以上。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本法所称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太空育种培育出的作物新品种体现了 基因基因的多样性,其变异类型属于 可遗传可遗传(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太空育种的培育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说明变异一般是 不定向不定向(填“定向”或“不定向”)。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凸显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除立法保护外,还应建立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此外,对于那些濒危的生物,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 种质库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原产于巴西的水葫芦在我国泛滥成灾的事例,凸显了 外来生物入侵外来生物入侵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
【答案】基因;可遗传;不定向;自然保护区;种质库;外来生物入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5 8:0:9组卷:12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