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小红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错误之处是 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改正错误后,小红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乙、丙为某次实验的部分情景,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按测量操作的完整步骤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 烧杯和盐水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m1/g |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 盐水的密度ρ/(g•cm-3) |
62.4 | 40.0 | 20.0 | ② 1.12 1.12 |
(1)①某小组在测量盐水体积时不慎将少量盐水溅在量筒外面,这个小组测得的盐水密度会偏
大
大
。②若某小组测量时发现量筒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则测得的盐水密度会偏
小
小
。(2)由于天平砝码损坏,实验小组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
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
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为2mL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乙所示,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22
22
g(ρ水=1g/cm3),盐水的密度为 1.1
1.1
g/cm3。【考点】测量液体的密度.
【答案】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烧杯和盐水;1.12;大;小;22;1.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3 8:0:9组卷:15引用:0难度:0.5
相似题
-
1.河南是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更是不胜枚举,其中用荥阳著名的河阴软籽石榴制作的石榴汁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创客社的同学们想测量一下石榴汁的密度,于是,他们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石榴汁,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石榴汁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石榴汁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石榴汁的密度。
(1)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④③⑤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⑥
D.⑤①②④③⑥
(2)有一组同学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2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测出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如图乙所示,V=mL,烧杯中石榴汁的质量为 g,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请你评估:该组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石榴汁密度会 (选“偏大”或“偏小”)。
(3)小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石榴汁的密度。于是小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空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水面的高度;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空烧杯倒入相同高度的石榴汁,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石榴汁的密度表达式ρ=。(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发布:2025/9/16 15:0:8组卷:263引用:2难度:0.4 -
2.下面是小佳同学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部分过程: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看到指针摆动如图1所示,此时应向 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他按图2甲、乙、丙的步骤进行试验,由图2甲测得空烧杯质量为12g,则由甲、乙、丙图数据可知:液体的质量为 g,液体密度为 g/cm3(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这样操作使得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发布:2025/9/16 15:0:8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3.“测量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 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最后再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为34g,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某兴趣小组有一个小木球,想测量小木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小木球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盛适量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
③将铅笔A和铅笔B固定成如图丙所示的形状,放入量筒内的水中,直到铅笔B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丁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2;
④取出铅笔,将小木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用固定好的铅笔A和铅笔B将小木球压入水中,直到铅笔B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戊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3;
⑤小木球的密度表达式为:ρ木=(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⑥实验评估时,小辉提出,若考虑小木球“吸”水,铅笔不“吸”水,会导致小木球的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发布:2025/9/16 15:0:8组卷:124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