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n(淀粉)+nH2O酸性nC6H12O6(葡萄糖)(C6H10O5)n(淀粉)+nH2O酸性nC6H12O6(葡萄糖).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温度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催化剂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与碘反应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bcdabcd(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酸性
酸性
【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温度;催化剂;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氢氧化钠与碘反应;abcd
酸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56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