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大豆育种和改良等多方面不断探索,保障大豆种质安全。
资料一:选育“抗病”基因
栽培大豆原产于中国,由野生大豆经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在长期的人工选择过程中,只有约30%的基因得以保留,因此栽培大豆的抗逆性明显下降。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科学家从野生大豆里找到该病的抗性基因,将含有该抗性基因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 亲代杂交组合 | 子代植株数 | |
抗病 | 感病 | ||
Ⅰ | 抗病×感病 | 28 | 0 |
Ⅱ | 抗病×抗病 | 118 | 38 |
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
。根据研究结果,其中的 感病
感病
是隐性性状。(2)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则第Ⅱ组子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RR或Rr
RR或Rr
,其中最适合农民留种能用于来年种植的占比 1
3
1
3
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后代性状表现比较稳定(或基因组成是纯合的,抗病基因可以稳定遗传)
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后代性状表现比较稳定(或基因组成是纯合的,抗病基因可以稳定遗传)
。(3)另有研究发现,防治大豆根部害虫,减少根部伤口,可有效避免疫霉菌的侵染。说明
环境
环境
也会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状。资料二:找回更多的“走失”基因
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目前,该团队已经找到183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4)大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对,有DNA分子
40
40
个。我国科学家找回了野生大豆中的优良基因,从根本上丰富了大豆的 基因(遗传)
基因(遗传)
多样性。(5)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这种育种方式可使栽培大豆产生 可遗传
可遗传
变异。【答案】相对性状;感病;RR或Rr;;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后代性状表现比较稳定(或基因组成是纯合的,抗病基因可以稳定遗传);环境;40;基因(遗传);基因重组;可遗传
1
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3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性状和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4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4 -
2.小军同学对自己的家人是否有耳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
(2)若显性基因由D控制,隐性基因由d控制,则小军的基因组成是
(3)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若小军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发布:2025/1/12 8:0:1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3.如图中的A、B、C三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D图表示李琳同学的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D、d,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是
(2)李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3)基因D、d分别控制性状有酒窝、无酒窝,李琳成年后与无酒窝男子结婚,请问,他们能生育出无酒窝的孩子吗?发布:2025/1/4 8:0:1组卷:14引用:1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