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港渡者
[清]周容ㅤㅤ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②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愠为戏,趋行。
ㅤㅤ及半,小奚仆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奚:书童。②木简束书:旧时一部书包括多册,上下各放一块木简,再用带子捆扎。③阖:关闭。④仆:跌倒。⑤牡下:城门锁上了。牡,钥匙。
(1)运用提供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方 法 | 字 词 | 过 程 | 字 义 |
课内迁移 | 夫君子之行 | 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 | 之: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
成语联想 | 徐行之 | 不徐不疾 清风徐来 | 徐: 缓慢地。 缓慢地。 |
字典查找 | 渡者熟视小奚 | 义项:①成熟 ②熟练 ③仔细 ④深;酣 | 熟: 仔细。 仔细。 |
时 西 日 沉 山 晚 烟 萦 树 望 城 二 里 许
(3)《小港渡者》叙述了作者从小港到蛟川城的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C
C
A.小书童背上捆扎着书册,跟随我前往蛟川城。→B.夕阳西下时,我们离目的地大约还有两里路。→C.渡者的一番话激励着我们喜悦地快步前行。→D.书童摔倒、书册散落,我们赶到时城门已锁。
(4)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诫子书》和《小港渡者》的谈论。请你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小港渡者》注释⑥“爽然”有两种解释:①后悔的样子②豁然开朗的样子。你认为在文中哪个解释更合理?
小文:我觉得①
②
②
(填序号)更合理,因为 因为在错过进城时间后,我进行了冷静地思考,突然明白了渡船工说的“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闻”这个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故此处“爽然”应解释为“豁然开朗的样子”。
因为在错过进城时间后,我进行了冷静地思考,突然明白了渡船工说的“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闻”这个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故此处“爽然”应解释为“豁然开朗的样子”。
(请根据全文内容阐述理由)小语:给你点赞!《小港渡者》中“予”有智者点拨却还是“穷暮无所归宿”,可以用《诫子书》的“②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来劝导“予”,这句话的意思是③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小文:《诫子书》是诸葛亮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我的理解:④
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答案】结构助词“的”。;缓慢地。;仔细。;C;②;因为在错过进城时间后,我进行了冷静地思考,突然明白了渡船工说的“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闻”这个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故此处“爽然”应解释为“豁然开朗的样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②见往事耳
③权从之
④闻城已拔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但当涉猎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诸将欲作土山 将以攻宋 D.不能甚固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7 4:0:2组卷:70引用:6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
④见往事耳
⑤即更刮目相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4)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③见往事耳
④刮目相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本文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趣。
C.孙权开始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道破,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D.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你认为吕蒙和傅永有哪些共同特点?
【链接材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②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③之而不为报④。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⑤,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寻:不久。②书:书信。③让:责备。④报:回复,回答。⑤露布:公开的文告。发布:2024/12/26 20:0:2组卷: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