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海拔大多在50米左右;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河汉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大部分为水稻土;无霜期210-270天,农作物一年二熟或三熟。
材料二 长江流域简图(图1)和夏季风示意图(图2)

材料三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包括东部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3省市,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东中西部省市之间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异大,产业梯度转移和优势互补的潜力较大。长江经济带连接上下游、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为带动产业转移、要素流动、资源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加强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分工协作、生态补偿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据材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有利于水稻和渔业的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有利于水稻和渔业的生产。
(2)图1中三列山脉属于东北一西南东北一西南走向,结合图2简述这种走向的山脉对我降水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我国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尤其是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夏季风起到层层阻挡的作用,导致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我国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尤其是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夏季风起到层层阻挡的作用,导致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请分别列举长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各写一项即可)上游存在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化)等问题;中下游存在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等问题;上游存在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化)等问题;中下游存在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等问题;。
(4)结合材料简述黄金水道--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长江有连接上下游、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为带动产业转移、资源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加强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分工协作、生态补偿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长江沿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长江有连接上下游、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为带动产业转移、资源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加强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分工协作、生态补偿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长江沿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有利于水稻和渔业的生产;东北一西南;我国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尤其是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夏季风起到层层阻挡的作用,导致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上游存在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化)等问题;中下游存在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等问题;;长江有连接上下游、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为带动产业转移、资源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加强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分工协作、生态补偿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长江沿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长江保护法。据悉黄河保护法也正在制定之中。国家专门针对具体河流进行立法还是首次,旨在加强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淮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研究性学习,并选取了四个研究方向:水能、水运、水乡、水患、水治,结合图完成36~40题。
水运: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发布:2024/12/14 12:18:40组卷:1引用:0难度:0.7 -
2.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5 20:0:1组卷:218引用:16难度:0.9 -
3.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
发布:2024/12/26 11:0:2组卷:8引用:6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