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森林卫士——穿山甲ㅤㅤ①穿山甲属食蚁动物,别名“鲮(líng)鲤”,因善打洞,挖洞速度每小时2一3米,“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鳞甲,全身有600多块角质鳞,故而得名“穿山甲”。
ㅤㅤ②穿山甲的长相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
ㅤㅤ③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它喜欢挖洞穴居,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敌卫林,它的胃颇像鸟类略有砂囊的胃,能吞下小石块,石块在胃里起研磨害虫的作用,因而食虫量很大,遇敌时,它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外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ㅤㅤ④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捕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待蚂蚁闻腥爬满舌头吮吸涎液时,它立即轻缩舌头,把蚂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来。有时,它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蚂蚁爬满鳞片,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蚂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据观测,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一年能保护200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ㅤㅤ⑤许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食用穿山甲肉有滋补功效,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据统计,过去10年,至少有100万只野生穿山甲被捕获,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短文分别从“名字由来、长相奇特长相奇特、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捕食方法捕食方法、遭到捕杀”五个方面介绍了穿山甲。
(2)文中加点词可以去掉吗?不可以不可以;这样写的好处是 BB(填序号)
A.形象生动
B.科学严谨
C.激发阅读兴趣
(3)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我的问题 | 我的答案 |
为什么穿山甲被称为森林卫士 |
因为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一年能保护200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 因为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一年能保护200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
|
句子“穿山甲的长相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句子“穿山甲的长相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列数字。 列数字。
|
穿山甲是“森林卫士”,保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我们也应该保护穿山甲,让它们不受伤害。
穿山甲是“森林卫士”,保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我们也应该保护穿山甲,让它们不受伤害。
【答案】长相奇特;生活习惯;捕食方法;不可以;B;因为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一年能保护200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句子“穿山甲的长相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穿山甲是“森林卫士”,保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我们也应该保护穿山甲,让它们不受伤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1 8:0:10组卷: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短文主要写了
A.卢沟桥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
(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它
(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发布:2025/3/13 8:0:2组卷:53引用:4难度:0.4 -
2.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
(2)䲟鱼的体型
(3)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②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③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发布:2025/3/13 8:0:2组卷:67引用:3难度:0.5 -
3.阅读。
泉州大桥 泉州大桥是福建省最长的城市公路大桥。从远处眺望。它似长虹卧波,又如巨龙横跨大江两岸。
来到桥头,只见两旁各矗立着两座六角亭子,古色古香。亭子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泉州大桥”四个金字。桥面宽六十米,比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还要宽。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络绎不绝,人们川流不息。大桥两旁的栏杆精巧别致。每根栏杆上,间隔装上含苞欲放的莲花和形态逼真的青石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睁眼远望;有的毛发皆竖,跃跃欲跳;有的口含石珠;有的侧耳倾听……这些狮子,不正象征着“东方睡狮”已经苏醒,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上吗?
桥下流水哗哗,我仿佛听到大桥上人民在前进的脚步声;我仿佛看到建桥工人的雄姿。多少个日子,他们顶酷暑,冒严寒;多少个日子,他们战洪水,抗台风;多少个日子,他们放弃休息,日夜苦战。
宏伟的泉州大桥,是泉州人民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的结晶。
(1)从段文中找出下面相符合的词
①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②裹着花蕾,等待开放。
③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2)泉州大桥的三个特点是:
(3)作者的观察点是先
(4)用“﹏﹏”线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用
(5)用“
(6)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意思是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5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