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含海产品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海域称为海洋牧场。研究者在某地设置了以人工鱼礁、海带养殖和牡蛎养殖为主体的海洋牧场,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调查了上述区域和对照海域的生态学数据,进一步优化海洋牧场布局。
(1)人工鱼礁是人们在预定水域放置的构造物,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和产卵场所,人工渔礁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定期捕捞海带和牡蛎都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海带可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溶解氧含量。牡蛎虽可取食水体中的藻类,但大规模养殖还需定期投喂饵料,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大规模养殖牡蛎的需求;牡蛎不断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大规模养殖牡蛎的需求;牡蛎不断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
(2)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动物类群,以浮游植物、细菌、碎屑等为食物,而它们本身又是很多海洋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浮游动物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
对照区 | 海带养殖区 | 牡蛎养殖区 | 人工鱼礁区 | |
总丰富度(ind/m3) | 20.35 | 20.95 | 12.11 | 47.54 |
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海洋动物的粪便、碎屑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又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海洋动物的粪便、碎屑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又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3)研究者测定了四个区域表层海水的无机氮与活性磷含量(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
牡蛎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牡蛎养殖区的残饵、牡蛎的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牡蛎养殖区藻类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吸收的N、P少
牡蛎养殖区的残饵、牡蛎的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牡蛎养殖区藻类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吸收的N、P少
。(4)综合上述调查数据,选择生态效益最佳的区域并简述理由
人工渔礁区。人工鱼礁区能够显著提升浮游动物的丰富度,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工鱼礁还能够降低水体中N和P的含量,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人工渔礁区。人工鱼礁区能够显著提升浮游动物的丰富度,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工鱼礁还能够降低水体中N和P的含量,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5)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研究者提出“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
垂直
垂直
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进而增加了经济效益。【考点】食物链与食物网.
【答案】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溶解氧;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大规模养殖牡蛎的需求;牡蛎不断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海洋动物的粪便、碎屑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又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牡蛎养殖区;牡蛎养殖区的残饵、牡蛎的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牡蛎养殖区藻类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吸收的N、P少;人工渔礁区。人工鱼礁区能够显著提升浮游动物的丰富度,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工鱼礁还能够降低水体中N和P的含量,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垂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6引用:3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