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

(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古人可将铜和金等金属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 延展延展性。
(2)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Fe+CuSO4=Cu+FeSO4,。铜来自铜矿,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是其中一种。黄铜矿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2。
(3)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了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在铁制品表面刷漆。实验室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 高温 2Fe+3CO2Fe2O3+3CO 高温 2Fe+3CO2,反应前后固体的颜色变化是 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
(4)铝的利用距今还不到200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铝和氧气反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腐蚀铝和氧气反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腐蚀。
(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10.8kg铝与三氧化二铁反应来制取铁,理论上能生成铁的质量是多少?
高温
高温
【答案】延展;Fe+CuSO4=Cu+FeSO4,;-2;在铁制品表面刷漆;Fe2O3+3CO 2Fe+3CO2;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铝和氧气反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腐蚀
高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末于质量为51.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92.5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反应结束后,小明不慎向烧杯中多加了10g稀硫酸,若在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发布:2025/1/9 8:0:2组卷:4引用:1难度:0.3 -
2.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末于质量为52.2g的烧杯中,然后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当加稀硫酸质量为85g时,反应恰好完全(杂质不反应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关系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发布:2025/1/9 8:0:2组卷:139引用:39难度:0.1 -
3.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末于质量为51.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211.8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
(2)求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反应结束后,小明不慎向烧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若在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发布:2025/1/9 8:0:2组卷: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