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4)题。
芬太尼:从“天使”到“魔鬼”
芬太尼一直是我国及国际严格管控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2019年4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芬太尼通常用作镇痛药物或麻醉剂,药理作用与吗啡类似。在同类药物中,芬太尼是药效非常强的一种,它的作用强度大约相当于吗啡的50~100倍,海洛因的25~40倍。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较快等特点,适用于临床各种手术麻醉、术后镇痛,但长期使用会成瘾。
芬太尼作用机理是:当其与某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导致突触小泡无法与突触前膜接触阻止痛觉冲动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同时芬太尼作用于脑部某神经元受体,促进多巴胺释放,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芬太尼的典型副作用包括嗜睡、困倦和恶心,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呼吸抑制和长期使用使快感阈值升高(维持相应的神经兴奋水平需要更多的药物),导致的成瘾。如果没有医学专业人员迅速解决,呼吸能力降低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控制过量风险,芬太尼作为治疗药物的使用都在医生的严密监控下进行。医生在调整药物剂量时都非常谨慎小心。
真正严重的问题是所谓非医用芬太尼(毒品),不法分子很容易用化学原料直接合成新的衍生物,不需要从罂粟中提取。这些新生的物质,作用效果与芬太尼相似,能镇痛、有成瘾性,作用强度往往更高。因此,把芬太尼当作是海洛因之类传统毒品的“低成本替代品”和“增强剂”。而不法分子不可能像药理学家那样,对它们进行毒理研究。结果就是,因芬太尼类物质滥用而死亡的人节节攀高。
芬太尼可以是缓解人类疾苦的“天使”,也可以成为让人坠入成瘾深渊的“魔鬼”,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如何去管理和使用它。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 反射反射。疼痛由一些强烈的伤害性刺激使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神经冲动)以 局部电流(电信号)局部电流(电信号)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在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芬太尼作用于图中的 受体1受体1(填写“受体1”或“受体2”),使兴奋性递质的释放量,从而起到镇痛效果。

(2)芬太尼的作用是 减少减少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导致呼吸能力降低。CO2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属于 体液体液调节。
(3)你如何理解文章中出现的芬太尼既是“天使”,也是“魔鬼”这一说法?芬太尼是“天使”是因为芬太尼作镇痛药物或麻醉剂、起效较快;芬太尼是“魔鬼”因为芬太尼类物质有成瘾性,其滥用而致死的人数节节攀高芬太尼是“天使”是因为芬太尼作镇痛药物或麻醉剂、起效较快;芬太尼是“魔鬼”因为芬太尼类物质有成瘾性,其滥用而致死的人数节节攀高。
【考点】兴奋剂、毒品的危害.
【答案】反射;局部电流(电信号);大脑皮层;受体1;减少;体液;芬太尼是“天使”是因为芬太尼作镇痛药物或麻醉剂、起效较快;芬太尼是“魔鬼”因为芬太尼类物质有成瘾性,其滥用而致死的人数节节攀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6引用:5难度:0.7
相似题
-
1.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 5:0:2组卷:73引用:4难度:0.5 -
2.可卡因能通过延长神经递质在突触中的停留时间等增加愉悦感,但长期使用可卡因会引起神经系统发生变化最终使人上瘾。毒品上瘾的机制如图“甲→丁”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1/30 5:30:2组卷:87引用:12难度:0.6 -
3.2014年以来,多位明星因吸毒而被刑拘或判刑,引发了社会对毒品危害的讨论.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3:30:1组卷:19引用:3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