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塞罕坝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授予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六十年代初,国家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有志青年,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植树造林。目前,这片人造林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三代塞罕坝建设者把自己的青春芳华留在了这里,其中就包括“六女上坝”。1964年,陈彦娴20岁,正在承德市读高中。当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陈彦娴和同宿舍的几个好姐妹也响应号召毅然来到塞罕坝。六个女孩上坝后,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始终没有抱怨过什么,坚持努力地克服困难,做到干啥也不比别人差。上至林场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对她们刮目相看,真心佩服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1)看了塞罕坝建设者的先进事迹,两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亮认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小明认为: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只对自己负责。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从责任的角度说明理由。
(2)结合塞罕坝建设者的先进事迹,围绕“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内心感言。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