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靓丽风景。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1)结合材料一,谈谈民法典的立法过程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观点。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为什么要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
(3)为了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活动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坚持科学立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⑤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体现了法律对公民生命健康的呵护和维护;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⑤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3)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⑤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体现了法律对公民生命健康的呵护和维护;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⑤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3)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⑤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5引用:2难度:0.2
相似题
-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这表明( )
①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③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2.回望中国的法治进程,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让我们见证了“中国之治”,这体现了我国( )
①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
②坚持依法行政,彻底消除腐败
③坚持厉行法治,营造法治环境
④法治优于德治,保证公平正义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引用:5难度:0.7 -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法之前提”,这句话强调了( )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