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装置改进。
Ⅰ、某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设计了一套简易“供氧器”。

(1)根据设计的“反应器”,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2H2O+O2↑2H2O2 MnO2 2H2O+O2↑。
(2)净化器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气体干燥气体,装置接口连接的正确顺序为 CC(填选项)。
A.a→b→c→d
B.a→b→c→e
C.a→c→b→d
D.a→c→b→e
Ⅱ、实验装置的改进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现有下列相关装置,请回答。

(3)根据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进行改进,得到了如图装置A。
①仪器甲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长颈漏斗。
②用锌和稀硫酸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氢气,收集装置可选择 BB(填序号),装置A产生一定量氢气后关闭活塞,未观察到固体与液体分离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装置漏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Zn+H2SO4=ZnSO4+H2↑。
(4)某同学对气体发生装置进行改进,将装置E改进后,得到了装置F,与装置E相比较,装置F中橡皮管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与试管内气压相等,便于液体流下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与试管内气压相等,便于液体流下。
M
n
O
2
M
n
O
2
【答案】2H2O2 2H2O+O2↑;干燥气体;C;长颈漏斗;B;装置漏气;Zn+H2SO4=ZnSO4+H2↑;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与试管内气压相等,便于液体流下
M
n
O
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3 8:0:10组卷:14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某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已知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合物,遇水后能产生氧气,放出热量。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制氧机如图1所示:外壳上留有观察窗,以便观察氧气的产生速率和反应进程。制氧仓是反应仓,是氧气产生的场所。过滤加湿仓起到的作用是
A.洗气作用,滤去氧气中的各种杂质,通过洗涤确保氧气的纯度
B.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能够平稳进行
C.使产生的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
D.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E.加快生成氧气的速率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过氧化氢也可以快速产生氧气,为什么不选择过氧化氢?过碳酸钠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它的制氧效率是否优于过氧化氢?于是该兴趣小组对两者的制氧效率进行探究,并筛选合适的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作为制氧剂
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用表1中等质量的过氧化氢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二氧化锰,注入双氧水,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所示。
表1编号 浓度/% 体积/mL ① 5 9.11 ② 15 2.89 ③ 25 1.66 ④ 30 1.37
(3)20min时,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4)已知:高浓度过氧化氢易挥发且腐蚀性强。因此可以选择浓度为
实验二:过碳酸钠作为制氧剂
往锥形瓶中加入1.41g过碳酸钠、0.2g二氧化锰和V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它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5)V=
(6)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7)结合图3、图4中数据分析,前2min过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制氧效率相当,分析图3、图4中2min后的数据,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
(8)制氧剂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还因为
A.过碳酸钠是颗粒物,易于保存
B.过氧化氢运输储存不方便
C.过氧化氢分解产物无污染
D.过氧化氢浓度较大时,具有腐蚀性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发布:2024/9/16 2:0:9组卷:84引用:2难度:0.5 -
2.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如图家用“氧立得”牌制氧机。
制氧剂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过氧化钠、过碳酸钠等。
【阅读资料】
①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并放出热量。
②过碳酸钠制氧气: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过程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并放热。
③过碳酸钠是白色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
(2)加湿仓的作用是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
小组设计图2实验装置,用不同浓度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
(3)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4)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5)分析图3中30%H2O2比25%H2O2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二:过碳酸钠
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过碳酸钠、0.2gMnO2,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6)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属于
(7)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8)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发布:2024/10/2 5:0:2组卷:67引用:3难度:0.4 -
3.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3)图1反应仓中“O2通道”相当于图2装置中的
【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4)除需考虑反应原理、方法选择外,还需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5)氧气能从图3瓶C中逸出,是因为氧气
(6)根据已知信息推测,A剂的保存方法是发布:2024/10/9 3:0:1组卷:6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