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61.6N;
(2)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等于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若溢杯的水没有装满,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大于大于G排(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组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浸没在水中,其他步骤正确,则 仍能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与(2)相同的结论。
(4)若实验中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BB(填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5)某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逐渐变小,B的示数逐渐变大,且A、B示数的变化量 相等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小组同学更换相关物体或者液体多次实验,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答案】1.6;等于;大于;仍能;B;相等;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54引用:4难度:0.6
相似题
-
1.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
发布:2024/9/17 16:0:8组卷:1377引用:5难度:0.9 -
2.小明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两把相同的弹簧秤A、B,溢水杯D、小桶C、升降台E、升降微调旋钮G、实验物体F、细线和水。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操作的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
A.将物体和小桶挂到弹簧秤上,读出A的示数F物0,B的示数F0。
B.将两个弹簧秤调零。
C.调节G,使溢水杯缓慢上升,溢出的水进入小桶中。记录物体浸入不同深度时,A、B示数F物和F。
D.在升降台上放上溢水杯,并在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E.将小桶移到如图所示位置,调节G使它处于合适的高度。
F.在物体和小桶上分别系上细线。
(3)步骤E中,溢水杯“合适”的高度,“合适“指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计算式为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计算式为 。
(4)图中甲、乙是小桶中水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B点对应的是 (填物体浸入水中的情况)。
(5)若将物体挂在弹簧秤A上和小桶挂在弹簧秤B上静止时指针处均记为0,则实验过程中发现A、B两个弹簧秤指针移动的距离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发布:2024/11/15 8:0:2组卷:372引用:2难度:0.1 -
3.为了探究石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并借用水的密度求出该石块的密度ρ石,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丁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F2、F3、F4)。
甲:把石块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杯接从溢水杯里被石块排开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
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接了水后杯子和水的总重;
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所受的重力。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实验表明,石块所受浮力与石块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关系是 ;(用F1、F2、F3、F4表示)
(3)则ρ石=(用ρ水、F2、F3、F4表示);
(4)如果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完全装满就做实验了,这样操作会出现什么结果:。发布:2024/8/9 8:0:9组卷:3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