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微写作。
在个人如何立身处世方面,儒家、道家的观点有所不同。请同学们根据下列语句,联系实际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考点】议论类
【答案】道家是修炼的法,儒家是做人的道理,道讲无为,顺其自然,道家修炼也称为修真,这是他们的修炼特点和特征。道家讲返本归真,在修炼过程当中,你要求真,最后返本归真,返回到你原始的本性上去。所以道家讲修真养性,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返本归真,最后修成真人。儒讲中庸,尊天道,顺人时。孔子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而不是讲的修炼。但是他的东西也使中国人受益了。中庸思想能使人处于不败之地。因为物极必反,达到顶峰的时候可能就要回落。所以求“中”,永远处于中间状态。我不上,比下边还有余,永远处于不败。什么事情做的太绝对了,就会走向反面。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材料一:《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对我国2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发布:2024/12/17 15:30:2组卷:17引用:15难度:0.7
  • 2.年级很多同学在初读《乡土中国》这一学术著作时,抱怨“没意思”者有之,苦恼“怎么读”者有之,困惑“读这个有什么用”者亦有之……请你针对以上提及的某一个阅读问题,写一段话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要求:结合书中内容,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发布:2024/12/6 23:30:1组卷:28引用:2难度:0.3
  • 3.微写作。
          在某中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的孩子认为自己“听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31 23:0:1组卷:2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