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诗歌尾联运用了 拟人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 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赏析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参照示例,为《饯别王十一南游》的颔联做批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批注:(示例)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辽阔无际的原野,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随”字表现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①没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释:①飞鸟:比喻远行的人。②没(mò):消失。 |
批注: 友人的船渐渐逝去,江面上的鸟在飞着,不知他们要飞向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空向人”的意思是“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空”不仅写出了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江面烟水空茫的情景,而且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离去后的惆怅。 友人的船渐渐逝去,江面上的鸟在飞着,不知他们要飞向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空向人”的意思是“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空”不仅写出了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江面烟水空茫的情景,而且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离去后的惆怅。 。 |
【考点】诗.
【答案】拟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友人的船渐渐逝去,江面上的鸟在飞着,不知他们要飞向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空向人”的意思是“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空”不仅写出了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江面烟水空茫的情景,而且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离去后的惆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①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②,无那③金闺④万里愁。
【注】①海风:从边地沙漠南海吹来的风。②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③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一作“谁解”。④金闺:对女子闺阁的美称,指家庭。
( 1)请赏析第二句中“独”字妙在何处?
( 2)请结合三四两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诗人情感。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59引用:2难度:0.3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①去,萋萋满别情。【注释】①王孙:此指远游的人。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春草起兴,想象独特,巧妙地把眼前春色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
B.第三联中“侵”“接”二字承接“又生”,描绘出了芳草蔓延扩展之势。
C.尾联点题,芳草青青的古原成为送别的背景,“草”与“送别”自然浑成。
D.“萋萋”与“离离”相照应,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伤春与伤离别之情。
(2)诗的第二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浅近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绝句。请简要分析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2引用:3难度:0.4 -
3.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山馆①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②穿云翠,畲③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期间,大约是他晚年所作。②岫 (xiù):峰峦。③畲 (shē)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萧条”一词 写出了山馆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
B.颔联写诗人所见傍晚之景:树因秋色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归巢。
C.尾联诗人自比陶潜,陶潜有亲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残菊相伴,内心惆怅不已。
D.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再现了山馆秋景,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两句的妙处。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2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