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由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

(1)以下说法不能作为“黄土风成说”证据的是
D
D

A.不管地表起伏状况如何,黄土覆盖的厚度总是比较稳定
B.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C.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当地下面基岩的成分极不相同
D.黄土高原表面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2)说出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有何特点?
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大量增加,沙漠面积增大
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大量增加,沙漠面积增大

(3)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
地面变得千沟万壑;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变得更贫瘠(或土壤侵蚀加剧);自然灾害更加频发
地面变得千沟万壑;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变得更贫瘠(或土壤侵蚀加剧);自然灾害更加频发

(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是人祸,也是天灾。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当地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崎岖不平,地形坡度大
当地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崎岖不平,地形坡度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科学施策,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和生物措施,生态和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5)请推测当地治理水土流失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建梯田;减少牲畜放牧数量;修建挡土坝、护坡等。
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建梯田;减少牲畜放牧数量;修建挡土坝、护坡等。

【答案】D;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大量增加,沙漠面积增大;地面变得千沟万壑;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变得更贫瘠(或土壤侵蚀加剧);自然灾害更加频发;当地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崎岖不平,地形坡度大;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建梯田;减少牲畜放牧数量;修建挡土坝、护坡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6引用:6难度:0.3
相似题
  • 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

    发布:2024/12/26 13:30:2组卷:56引用:2难度:0.7
  • 2.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图1)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
     
    (河流),乙是
     
    (山脉)。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气候特征。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
     

    (4)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为提高粮食产量,有人建议在延安农村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专家表示反对。请你说明反对的理由。

    发布:2024/12/26 10:30:2组卷:113引用:6难度:0.1
  • 3.读黄土高原略图(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西抵乌鞘岭,东到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造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为实现该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采取的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4)为适应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形成的传统民居是
     

    发布:2024/12/26 10:0:1组卷:21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