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家乡的小桃树
①大概是受了桃符文化的影响,我的家乡有一个风俗,即新生儿头一次去姥姥家,必须折一枝桃树枝相伴;老人去世了,也会折一枝桃树枝护送老人的灵魂。因为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株小桃树,于是常常有人来要桃树枝。尽管我爱小桃树如爱子,但我还是会折下一枝柔软的桃枝。我愿天秉符瑞的桃枝去伴随一个幼弱的心灵,去伴随一位熬过艰难岁月、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善良的老人。
②因为这样一个风俗,我始终都认为我的小桃树是有灵性的,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都会给它贴上红纸,写上一个端端正正的“福”字,让小桃树福满乾坤。
③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桃树。
④每年春天,村子里里外外,野地里、庄稼地里、小河边,昨天还是荒草漫野,夜里一阵儿春雨,第二天早晨就会到处冒出一株一株鲜嫩的小桃树苗来。小桃树苗只有几片叶子,叶尖上滚动着一颗两颗晶莹的露珠儿。小桃树的叶子太嫩,似乎承受不了那一两颗露水之重,于是会微微抖动,越抖动越显得清秀,越让人爱怜。
⑤一个稚嫩的小生命诞生在春光中。小桃树苗让春天格外富有生机,春天则赋予它清纯和天真。
⑥无论如何,它将在春风中成长。春光会为小桃树苗折腰,小桃树苗也会将生命托付给春光。
⑦看见春天的野地里有那么多小桃树苗,我就想把所有的小桃树苗都移植回来,种在我们家的房前屋后。我不光想有一棵小桃树,我还想拥有一片桃林。我想有一树一树的桃花,开给邻居们看,让所有姑娘们都来折花,插在她们的头上,插在她们窗明几净的屋子里,让她们的梦里都是桃花香。我想让世界上所有的蝴蝶和蜜蜂,都来我的桃林中采蜜。到桃子成熟的时候,我也学七奶奶那样,给每个邻居送一颗又甜又脆、沥着蜜、溢着香的大桃子。不管是蟠桃还是仙桃,反正让吃到我的桃子的人一个个都长命百岁。
⑧在我的家乡,桃子分两种,一种是蟠桃,一种是仙桃。蟠桃是扁的,像个柿饼。仙桃即寿桃,近似圆锥形。按我家乡对桃子的界定,不管是电视剧《西游记》,还是绘画里的《西游记》,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摆着的不是蟠桃,而是仙桃。我母亲剪的窗花叫《猴吃仙桃》,我们墙上贴的年画《麻姑献寿》,献的就是寿桃,也就是仙桃。
⑨蟠桃没有仙桃那样的形象和气质,很少有画家画过蟠桃,然而蟠桃与仙桃都可以入诗。比如,杜甫就有“九重春色醉仙桃”,孟浩然也有“仙桃正发花”,王举之有“蟠桃仙露种”,汪元量的词有“醉王母、蟠桃春色”。因为其毕竟是“桃”,本身就带有无限诗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给了“桃”一个诗的高度。
⑩说到《西游记》,我想起了猴子。我那时候还想到,也请山上的猴子都来吃仙桃,也许还能请到孙悟空呢。一个孩子,已经沉浸在桃树的神话中。
⑪结出的是蟠桃也好,是仙桃、寿桃也好,总之,我多么想拥有一棵小桃树啊!遗憾的是,我没能移活过一棵小桃树,那么多小桃树都因为我移栽的方法不当而殒命,这是让我异常难过的一件事情。种活一棵小桃树,成了我很多年的一个心愿。
⑫人只要立志做成一件事,机会总会有,也一定会成功。
⑬在我有了一定能力之后,我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园圃,比窗户大,比屋门小。疏松土壤后,掘一个小坑,浇一瓢清水,埋一粒桃种。
⑭我天天等,等桃核发芽,等小桃树破土而出。
⑮第二年春天,果然就有一棵亦弱亦嫩的小桃树苗,从土里拱出来了。一个鲜活的小生命,从天地间突然跳出来,跳到我的面前,跳到我那个小小的园圃里。
⑯像一根羽毛,颤颤巍巍,立在小园圃中间,小风轻轻吹过,似乎就有折茎的危险。我小心侍弄,精心呵护,给它浇水,还给它埋了蛋壳当肥料,紧张到手忙脚乱。
⑰小桃树一年就会变一个样。头一年像一根筷子,第二年就像一根竹子。
⑱果然是桃三杏四。三岁时孕了花蕾,先是裹着白毛的小苞,缀在红润的细枝上,春风吹一夜,便拱破毛茸茸的萼,成了淡绿的蓓蕾。继而是淡粉的花苞,接着就怒放了。粉嫩的花儿,在春风中舞蹈,在枝头上招摇。
⑲我激动得把那些开放的花儿数了数,是七朵;数了数,还是七朵。
⑳七朵桃花,恰如七仙女,点燃了七盏明熠熠的小灯,从天而降。
㉑七朵桃花,又像是七位诗人,在细细的桃树枝上,题写了七首抒情诗。
㉒可惜的是,还没等这些小灯给世界照出个明儿,它们就倏地熄灭了。
㉓小桃树那一年没有结桃子,过了一年,也没有结桃子。小桃树生病了。
㉔一种叫“雨汉”、学名“瓢虫”的小东西,密密匝匝地藏在叶子的背面吸食养料,使桃叶卷曲、发黄,以至枯萎。
㉕“砍掉吧,不但生雨汉,还藏蚊子,它不会结桃子了。”朋友对我说。
㉖我先是犹豫。但我终于做出一个决定,我要给小桃树请医生。
㉗经过医治,小桃树第二年就长到了瓷碗那般粗,个子比我还要高,开了一树桃花。长长的叶子舒展开来,比柳叶宽厚、肥实,却像柳叶一样秀气、潇洒。无论早晨傍晚,无论有风无风,那柔柔的小桃树枝都一样婀娜多姿。微风中,小桃树摇起来就像是一团袅袅绿烟;月光下,圆圆的树冠就像是一颗硕大的祖母绿;春雨中,小桃树有一点矜持,有一点凝重,却总是那么精神。早晨或者傍晚,细嫩的桃树枝上缀着一颗一颗的露珠儿,那么清澈,那么晶莹,无论在阳光下,还是月光下,都闪耀着珠宝一样的光。
㉘闲下来的时候,我会泡一杯清茶,与我的小桃树静静地坐一会儿,说说话,说说我的世界,说说我的人生。
㉙在我郁闷的时候,小桃树纤细的枝条、纷披的叶子,会垂下来,感觉就像女儿的小手,轻抚我的额头,驱散我的忧愤,消除我的烦恼。
㉚我在小桃树下读书的时候,树下几丛草兰、几株茉莉,会散发缕缕清芬,让我清静,让我淡泊。几只雀儿在枝头跳来跳去,嘤嘤鸣鸣,也如读书,亦诗亦文,且咏且吟,催我上进,催我奋发。
㉛每逢此时,我总会抬起头,久久地望着小桃树,深情地望着小桃树。
㉜那一年,小桃树终于结果了。九个大仙桃,就像画里的一样,却有醉人的香气萦萦绕绕。
㉝我把九个大仙桃摆在中秋明月下,邀我的好邻居来,一边饮酒,一边分享桃子。
结尾一:家乡的小桃树,我永远的记忆,我的一段乡愁。
结尾二:我就这样沐浴在小桃树温暖的怀抱中,昨日的时光流过,“嘀嘀嗒嗒”,一路向前……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 17日,作者:卓然)(1)选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在语言上各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
【链接材料】
闲下来的时光,就顺着烟柳河岸漫步,在漫步里,吐纳出荡胸生曾云的热爱和念想。又是春风弥散,杨柳岸边,谁人醉意融融,醉在晚归的夕晖里,醉在众鸟翻飞的暮色里。
(2)下面句子中的“冒”能否改成“钻”?为什么?
庄稼地里、小河边,昨天还是荒草漫野,夜里一阵儿春雨,第二天早晨就会到处冒出一株一株鲜嫩的小桃树苗来。
(3)有人觉得下面句子中“数了数,还是七朵”属于重复赘余,需要删掉,你觉得是否可以删掉?请说明理由。
我激动得把那些开放的花儿数了数,是七朵;数了数,还是七朵。
(4)文章的结尾很重要。好的结尾根据文章内容需要,既可收束全文,点明题旨,也可照应开头,余音绕梁。这篇文章有两个不同的结尾。通读全文后,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0字以内)
【答案】(1)示例:喜欢链接材料。写漫步,以烟柳河岸、春风醉意、晚归夕阳、众鸟翻飞及暮色等,创造特定氛围,富有诗意美。
(2)不能。“钻”写种子从土壤中生长出来,表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冒”写种子透出土层,速度快,但表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还表达了人们的意外和惊喜。
(3)不能删掉。“数了数,还是七朵”,表明“我”对桃花开放的期盼终于得到满足,以至于再次“数”才确定,反映了“我”的喜悦心情,与“激动”一词相对应。
(4)示例:结尾一好。以“家乡的小桃树”结住叙述、,以“记忆”“乡愁”点明主旨,三个短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2)不能。“钻”写种子从土壤中生长出来,表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冒”写种子透出土层,速度快,但表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还表达了人们的意外和惊喜。
(3)不能删掉。“数了数,还是七朵”,表明“我”对桃花开放的期盼终于得到满足,以至于再次“数”才确定,反映了“我”的喜悦心情,与“激动”一词相对应。
(4)示例:结尾一好。以“家乡的小桃树”结住叙述、,以“记忆”“乡愁”点明主旨,三个短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5 8:0:9组卷:13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或其他缘故,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③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足有五亩三分。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⑤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⑥后来,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有次新初随口说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⑦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⑧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我理解和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父母的语气里自有一份难以排遣的无奈。母亲自言自语道:有什么法子呢?又没有哪个愿意来种。
⑨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⑪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能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人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1)根据时间线索,完成下面表格。时间 长丰大丘与春树塘 家人态度 儿时 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 向往、喜爱 上世纪90年代起 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 ② 接到新初电话时 ① 高兴、欣喜 周末回家时 浮起新绿 ③
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
(3)“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读着该句,此时的你一定会想到了丰收,一定会情不自禁的吟起下面选项中的哪两句,请选出最符合语境的一项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揣摩标题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途径,本文标题是:“与稻田重逢”,你认为好在哪里?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65引用:3难度:0.3 -
2.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口是心非顾 扬 若 严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发布:2025/3/9 18:30:2组卷:7引用:2难度:0.0 -
3.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我煨①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吴钧尧 ①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你十个多月时,你妈妈出公差,我把你托给楼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看到余妈妈摆弄满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你看到五颜六色的玩具,咿咿呀呀地扭着小腰、伸出小手去抓。余妈妈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努力调动脸部所有肌肉,催促我“走、走,赶快走”。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音了。
②我回到七楼家里,望了眼楼下庭院。你一定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我却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正在厨房忙碌,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一地,已无法提起你的兴趣。你坐在客厅深处,灯光稀微。你四处张望,欲哭的表情里满是孤独、失望。你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奔过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
③我大步上前,一把捞起你。
④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你当时被玩具吸引,没有回头。我很好奇,若你玩腻之后,会怎样搜寻我的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
⑤孩子,我很少与你说,小时候我也曾跟你一样,搜寻爸爸妈妈的背影。有一次,妈妈带我进城,我们到了堂姐的冰果店。我喜欢冰果店中陈列在玻璃后形形色色的冰品。我贪吃刨冰,沉迷在甜香中,压根忘了妈妈什么时候不在了。堂姐促狭地说:“你妈妈不要你了。”我慌慌张张,四处搜寻不到妈妈,竟相信了堂姐的话,凶猛地哭了。孩子,当时我相信妈妈是我的全部世界,就像你相信,我的胸膛是你永远的操场。孩子,你年岁渐长之后,是否渐渐感到亲情间的某种倾斜,总是长辈费心照看晚辈,晚辈偶一回眸,长辈就感激涕零。
⑥下一回,凝望妈妈的背影时,我已经是“男人”了。
⑦高中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军人。
⑧新兵训练中,“五百米障碍”是最大的考验。它的项目有快跑、爬竿、跳壕沟、爬矮墙、持枪匍匐前进、通过低矮的铁丝网。一次操练,看见身高一米九的大个子,攀爬两公尺高的“矮墙”,竟蹬不过去,一米六多的矮个,反而飞跃而过。我和战友不禁窃笑。等轮到自己上阵,正式戴上钢盔、系上腰带、背上枪,通过“五百米障碍”时,却在“矮墙”前手软脚重过不了关。
⑨当时,每逢假日,妈妈会不顾舟车劳顿来看我。她带来零食,看着我狼吞虎咽。我常想,当时妈妈的心中,必定是两难,________。
⑩每次分别,我都目送妈妈走上交通车,凝望微胖的妈妈蹒跚上车的背影。车子开动了,我看见妈妈频频挥手,好像在说,别送了,回去吧。
⑪孩子,交通车离开以后,我没有回到营舍,而是来到五百米障碍场苦练。先持装备爬竿,再战矮墙,我一次一次地挑战它。几天后,测验成绩出色,我望着妈妈上车的地方,喘着粗气说:“妈妈,我做到了!”
⑫孩子,那一刻我的心情,多么像你,豹一般的四脚兽,快速奔向我。只是我已经站了起来,用一个儿子的独立姿态,轻轻煨暖妈妈的背影。
【注释】①煨(wēi):用微火慢慢地煮。
在“赏美文•学写作”的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赏读《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身影》,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请你完成。
(1)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出妈妈“两难”的心理。(30字左右)
(2)这是一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6引用:2难度:0.6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