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寒也有大寒,但有小满却没有大满。小满被称为“最有智慧”的节气,它代表了古人的一种人生态度。
      ②“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履盈满者,宜思之。”
——《菜根谭》
      ③卫人钓到一条难以得到的鳏鱼,子思问他怎么钓到的,卫人说,他开始下钓时用一条小鳊鱼做诱饵,鳏鱼经过时不屑一顾,后来他把鳊鱼换成半只猪,鳏鱼就吞下去上钩了。
——《孔丛子•抗志》      ④钟表业是前工业革命时期最为精密的手工业,无任何自然资源的瑞士人在这一巴掌大的天地里死磕打磨,硬是开出一片自己的江山。在瑞士手表界的高端手工作坊中,每一块手表的上百个零件的打磨、组装都是由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师手动完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2-3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最好人生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小满,是一个最具中国文化智慧的节气。四季有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智慧所在。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很多节气是相对应的,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而小满却没有对应的大满,小满之后是芒种。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物极必反,圆满和极致并不是一种吉祥和吉利的状态。所以“小满”之中,蕴含着以天道指引人道的大智慧。
       无论道德修养还是世间功业,皆堪称中国几千年典范的曾国藩,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就是“小满”,他称之为“花未全开月未圆”。连他的书房,都取名为“求缺斋”。曾国藩写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菜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满满的从容和美好。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里的“半”字,可以说用得精妙。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万事只求“半称心”,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
        清代李密庵的《半半歌》,也认为花未全开境界最好:“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他把“一半”提升为一种人生哲学:“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李密庵说的是处世的态度和生活的艺术,处世不太低调,也不要过于张扬,生活不求裘马扬扬,也不必布衣蔬食。
        当代作家林语堂也喜欢这种人生“半”的境界,他在文中写道: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
       林语堂“半”的境界,其实是一种生活艺术。半也不是什么事都五五对开,它说的是对事情要一分为二,在坏中看到好,否中见泰,从而使自己的心境超然物外,闲适恬淡。这种境界也并非反对人生要去积极进取,而是要我们对得失淡然处之,给自己留有转圜的余地。
      人生最是小满为宜,这就是人生的留白艺术。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留白。留白是一种处事的智慧,是一种淡定的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人生应该如这样一幅画卷:既有浓墨重彩,也有所留白。这样,大概才是完满。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此。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