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法治精神
材料一:2022年5月,刘某在驾驶电动车上班途中与王某未牵引的狗相撞,导致刘某颈部脊髓损伤,右侧第4、5根肋骨骨折等伤情。事故发生后,扬中市交通警察大队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法院综合该案实际情况,根据事故发生的过程、刘某自身情况以及治疗情况,酌定由王某夫妻承担65%的民事责任,刘某自行承担35%的民事责任。
(1)有的同学对此不理解,认为养犬是公民自由,如此处罚是小题大做。请你反驳这一观点。
(2)上述案例对我们珍视自由有何启示?
材料二: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如下资料: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2020年底,20多万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
——2021 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对此,小秦和小善展开了讨论: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小善的疑问。
(4)请你再列举两个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举措。
【答案】(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地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公民享有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范的约束。公民在行使养犬的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如若未遵守相关规定,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2)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要自觉守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等等。
(3)公平不仅能够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等等。
(4)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等等。
(2)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要自觉守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等等。
(3)公平不仅能够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等等。
(4)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等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