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2日晚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中方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外,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还有哪些?
(2)为什么习主席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3)请你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1)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水灾旱灾问题。
(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3)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秉承和谐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⑦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3)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秉承和谐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⑦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8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材料一:2014年9月9日,受低气压、降水及工业污染的影响,甘肃白银市区早8点起,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能见度小于百米;9月7日至10日,山东济南雾霾已有4天,但真正的雾霾季还没有到来;9月9日,安徽气象专家表示,在未来的一周合肥多雾霾……秋天将至,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地方纷纷沦陷,成为雾霾的“阶下囚”。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北京澄澈的蓝天和金黄的银杏构成的一幅幅美景图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北京市民称之为“APEC蓝”。有网友戏谑地说:“好像‘APEC蓝’多陪我几天。”在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贵宾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希望通过努力让“APEC蓝”保持下去。,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1)雾霾天气频现、“APEC蓝”的短暂引发了我们哪些思考?
(2)让“APEC蓝”保持下去需要我国实施哪些战略和基本国策?请你谈谈我国希望让“APEC蓝”保持下去的理由。
(3)让“APEC蓝”永远保持下去,让“APEC蓝”变成“北京蓝”,甚至“中国蓝”。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发布:2024/12/4 8: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同时,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这反映出我国( )
发布:2024/11/21 12:30:1组卷:213引用:9难度:0.5 -
3.如图漫画反映出我国存在某一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 )
发布:2024/12/4 20:0:1组卷:148引用:10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