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两会”于2023年1月13日在合肥召开。让我们细读省长王清宪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起为安徽的发展喝彩。
材料一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制造EDA软件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材料二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PM-2.5平均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71.9%提高到81.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71.7%提高到86.1%。林长制改革全国首创,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模式全国推广。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野生江豚逐嬉江面、东方白鹳展翅巢湖的景象生动再现。
材料三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84元增加到32600元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7.7万人。基础教育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实现市域全覆盖,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建设。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5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42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总数均居全国第1位。
※阅读感知
(1)安徽科技创新成果喜人,这体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贯彻和落实哪些发展战略?
※探究分析
(2)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安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拓展思考
(3)请你就进一步缩小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向政府建言献策。
※置身其中
(4)“关注显真情,喝彩见行动”。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安徽青少年要增强哪些素质?
【答案】(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3)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等。
(4)创新精神、拼搏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勤奋学习,热爱家乡;等。
(2)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3)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等。
(4)创新精神、拼搏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勤奋学习,热爱家乡;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引用:3难度:0.3
相似题
-
1.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重要战略领域凝聚和培养一批建制化的科技创新力量。这说明了( )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3引用:3难度:0.8 -
2.【方式创新健康发展】
材料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对经济发展起“乘数效应”。如“神州”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C919大飞机研制成功、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等科技创新;电商平台、共享经济等模式创新,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材料二:近年来,美国打压中国的全球通讯行业巨头--华为公司,禁止美国各大科技公司向华为供应芯片,切断华为更新最新操作系统的通道。然而华为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凭借自己强劲的科技实力,使其5G网络通信技术傲立于世界巅峰,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我们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答两点即可)发布:2024/12/27 2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3.《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这一目标需的有效措施有( )
①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
②国家依赖国外技术人才,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③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④国家淘汰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3引用:6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