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我国昆明举行。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到:“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资料二:图1为本次大会会标,会标中包含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鱼、梅花、浪花等元素。图2是小明同学根据会标中的五种动物绘制的分类图。

(1)小明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 脊柱脊柱。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 大熊猫大熊猫。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孔雀属于 恒温恒温动物。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 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遗传)基因(遗传)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5)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我们应该加强保护环境。请列举出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一些做法: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等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等。(列举出一条即可)
【答案】脊柱;大熊猫;恒温;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基因(遗传);生态系统;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