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霍乱弧菌(如图1)经口感染,通过胃到达小肠,在小肠黏膜细胞的表面生长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后者导致感染人群腹泻甚至死亡.

(1)霍乱弧菌能穿透黏液层(分布于小肠黏膜细胞表面)通常借助于
C
C

A.肠道的蠕动   B.消化液的流动   C.细菌鞭毛的运动   D.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摆动
用含硫代硫酸钠、柠檬酸钠、胆酸钠、蔗糖的TCBS培养基(pH8.6)能从天然样品中有效地分离出霍乱弧菌.
(2)这种TCBS培养基属于
D
D

A.酸性通用     B.碱性通用       C.酸性选择        D.碱性选择
研究显示、霍乱肠毒素为蛋白质,其编码基因位于CTX噬菌体基因组中.无毒型霍乱弧菌经CTX噬菌体感染后,会转变为产毒素的菌株,且其子代细菌即便在无噬菌体感染的条件下,同样能稳定维持其产毒素特性.
(3)造成霍乱弧菌这一特点的机制可能是
D
D

A.霍乱肠毒素在霍乱弧菌细胞分裂时分裂子代细胞
B.霍乱肠毒素能选择性杀死不含毒素编码基因的霍乱弧菌
C.CTX噬菌体感染霍乱弧菌后增殖了大量且稳定的噬菌体
D.CTX噬菌体在感染霍乱弧菌期间将其基因组插入至宿主基因组上
(4)不食不洁生水和生贝壳类海产品是防止霍乱发生措施之一,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5)图2中,能准确反映霍乱弧菌疫苗接种者血清中抗霍乱弧菌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A
A

【考点】选择培养基
【答案】C;D;D;切断传播途径;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74引用:25难度:0.1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0:2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2.“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发布:2024/12/20 6:30:1组卷:26引用:2难度:0.6
  • 3.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为提高其利用价值,研究人员拟从发酵的豆粕中,筛选出能高效地将豆粕蛋白质转化为有机酸的乳酸菌菌株,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碳酸钙,过程如下:
    步骤1:乳酸菌的富集
    将发酵豆粕接种于添加了放线菌酮的液体培养基。
    步骤2:纯化与鉴定
    取一定量的富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接种于添加了碳酸钙的培养基,挑选单菌落纯化培养并鉴定菌种。
    步骤3:探究不同添加物对菌种发酵效果的影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4 2:0:1组卷:34引用:6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