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与使用目的不符的是
A
A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生理盐水 进行染色
B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碘液 检验淀粉
C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D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抗凝剂 防止血液凝固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水浴加热的作用是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所以当白色衣物不小心沾上了植物的绿色汁液,你怎样才能快速清理干净?
把衣物沾有绿色汁液部分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酒精脱色)
把衣物沾有绿色汁液部分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酒精脱色)

(3)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色圆纸片将叶片C处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黑纸片,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三个部分的颜色(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C

A.滴加碘液只有B变蓝,A、C不变蓝
B.该实验可以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对比A、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D.对比B、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4)如图2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C

A.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C.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依次由少到多。
D.实验(二)结论: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5)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不是一种浪费。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包括:拉动
水分和无机盐
水分和无机盐
在体内的运输;降低植物体尤其是叶片表面的
温度
温度
,避免被阳光灼伤。对生物圈的意义:提高大气
湿度
湿度
,增加降水。
(6)科研人员发现家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且黑色家蚕的产丝能力更强,为了给养殖场提供产丝能力强的黑色家蚕,进行了下列三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淡赤色与淡赤色杂交,子代全为淡赤色
实验二:黑色与淡赤色杂交,子代中黑色与淡赤色的比例为1:1
实验三:黑色与黑色杂交,子代中黑色与淡赤色的比例为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杂交实验
,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
②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杂交实验二中,亲代黑色和淡赤色家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a、aa
Aa、aa

【答案】A;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把衣物沾有绿色汁液部分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酒精脱色);C;C;水分和无机盐;温度;湿度;三;Aa、a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6 11:36:51组卷:18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暗处理目的是为了使叶片内的
     
    先耗尽.
    (2)天竺葵经过暗处理后,将其中一片叶的双用黑纸片夹住(如图1),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在洗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夹有黑纸片的叶片部分不呈现蓝色,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出淀粉(有机物),光合作用需要
     

    (3)同学们把经过暗处理的银边长春藤放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剪下一片叶,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图2,说明
     

    (4)同学们把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用试管收集起来(如图3).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重新燃烧起来,由此可见,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体是
     

    (5)在暗室里,兴趣小组同学将金鱼藻放在如图的装置中,将该装置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记录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见下表).分析数据,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多;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6)请根据实验的结论,完整地写出光合作用式子:
     

    (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
     
     
    的相对平衡,简称
     
    平衡.

    发布:2025/1/6 8: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 2.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小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129引用:6难度:0.5
  • 3.早在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为了确定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生存必需氧气的细菌)的临时装片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随后他发现当临时装片整个暴露于光下时,需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1所示;当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时,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8 8:0:1组卷:18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