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氧化酶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含有铜离子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它能催化质体膜外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或其他色素,从而出现褐变,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在多酚氧化酶中,铜离子应存在于蛋白质的 R基团R基团部位,该实例说明无机盐的功能是 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3)苹果切开一段时间后切口变黑,原因是 切口处细胞的质体膜被破坏,多酚氧化酶流出,将质体膜外的多酚类物质催化形成了黑色素切口处细胞的质体膜被破坏,多酚氧化酶流出,将质体膜外的多酚类物质催化形成了黑色素。
(4)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能使茶多酚物质氧化,聚合成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就是利用适当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由酶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绿叶绿汤的品质特点。尝试解释其原理:高温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形成高温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形成。杀青温度愈高,酶破坏也愈快愈充分,但温度过高,叶绿素被破坏,易产生焦叶、焦边,影响杀青叶质量。因此,正确掌握温度,是保证杀青叶质量的前提。在不考虑其他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为探索炒制高品质绿茶的最适温度,现有刚采摘的茶叶幼芽若干、控温炒锅等工具,请设计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 将新采摘的茶叶幼芽分为若干组,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控温炒锅中翻炒适当时间,一段时间后取出茶叶用适当温度的开水浸泡茶叶,观察各个温度条件下炒出来的茶叶的茶汤的色泽将新采摘的茶叶幼芽分为若干组,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控温炒锅中翻炒适当时间,一段时间后取出茶叶用适当温度的开水浸泡茶叶,观察各个温度条件下炒出来的茶叶的茶汤的色泽。
【答案】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R基团;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切口处细胞的质体膜被破坏,多酚氧化酶流出,将质体膜外的多酚类物质催化形成了黑色素;高温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形成;将新采摘的茶叶幼芽分为若干组,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控温炒锅中翻炒适当时间,一段时间后取出茶叶用适当温度的开水浸泡茶叶,观察各个温度条件下炒出来的茶叶的茶汤的色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3 8:0:9组卷:10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小宇正在测试不同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控制实验组1的pH为8,实验组2的温度为40℃,最后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如图)。以下能支持小宇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2引用:4难度:0.6 -
2.为了探究pH值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如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ATP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右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19 8:0:1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3.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1)胰脂肪酶可以通过
(2)为研究板栗壳黄酮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检测了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
①图1曲线中的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
②据图1分析,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
(3)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
(4)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
②由图3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约为
③若要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发布:2024/12/31 2:0:1组卷:22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