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镜里的奥秘
汉代初年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到:“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就是利用高挂在上面的大镜与放在地上的水盆,可以看到田间耕作的农夫,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
小科同学在学习了《光》单元的内容后,也想自己制作一个潜望镜,但他需要你的帮助。
(1)请你帮助小科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在院墙上方P处悬挂有一大镜,主人能够通过大镜和水盆,观察农夫劳作的情形。
(2)潜望镜是利用_____原理,制作潜望镜需要用到_____面平面镜。 AA。
A.光的反射 2
B.光的折射 2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D.光的反射 3
(3)下列关于潜望镜的制作,说法错误的是 CC。
A.放入潜望镜中的平面镜需要镜面相对
B.在制作潜望镜前,需要先进行设计并绘制简图
C.潜望镜的核心部件是平面镜,平面镜是可以任意角度放置的
D.我们可以利用牙膏盒、空牛奶盒、塑料管等身边的材料制作潜望镜
(4)小科终于完成了制作,兴高采烈地拿着潜望镜去观察物体,可他什么也看不见,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平面镜放反了或者平面镜放置角度不对平面镜放反了或者平面镜放置角度不对。
(5)小科发现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与制作潜望镜所用的平面镜有些不一样,查阅资料发现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种凹透镜,这种镜片边缘厚中间薄,光可以通过镜片并且向外发散,如图所示,近视眼镜镜片利用了 BB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具有能量
(6)小科在模拟古代“潜望镜”的时候,发现如果将镜子放在水盆中,墙上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犹如形成了“彩虹”。这是因为在光线射入水中时发生了 折射折射现象,光线继续射到镜面上,被镜面 反射反射,之后光线又从水中重新照射到空气中,此时发生了第二次 折射折射,于是太阳光就被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显现在墙上。
【答案】A;C;平面镜放反了或者平面镜放置角度不对;B;折射;反射;折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2 10:0:2组卷:2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