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途径示意图;图2为叶肉细胞的结构及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F代表结构,①②代表气体,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成熟区成熟区区;吸收来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送到叶肉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的去路是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在树木移栽后,园林工人会给大树打针输液,液体能够到达树梢和叶片,它的原理是 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图2中气体①是 氧气氧气,它通过图1叶片上的【CC】气孔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其细胞结构的特点是 有叶绿体有叶绿体。
(3)某同学将一叶片放到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其取出并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内部没有变红。这一现象说明图2中的结构【FF】细胞膜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植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图2中的【EE】线粒体线粒体。
【答案】成熟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氧气;C;气孔;保卫细胞;有叶绿体;F;细胞膜;E;线粒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8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生物小组同学以某种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气孔开关机制及含水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1)植物体通过气孔散失水分的生理过程称
(2)据图1、2可知气孔的开启和关闭主要与保卫细胞的
(3)保卫细胞与周围的表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结构是发布:2024/10/20 1:0:1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生物小组同学以苜蓿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含水量和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相关实验如下:
(1)一个气孔是由
知识迁移:绝大多数植物的气孔是白天开启,
(2)①小组同学观察苜蓿叶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3)如表是在研究“土壤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为一个月实验期间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土壤含水量(%) 气孔开放程度(mmol•m2•s-1) 净光合速率(µmol•m2•s-1) 10.3 0.116 7.4 12.0 0.269 16.8 15.2 0.378 17.1 18.4 0.441 22.9 发布:2024/11/8 8:0:1组卷:117引用:1难度:0.4 -
3.生物小组同学以苜蓿为实验材料。研究气孔开、关机制及土壤含水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土壤含水量(%) 气孔开放程度(mmol•m2•s-1) 净光合速率(µmol•m2•s-1) 10.3 0.116 7.4 18.4 0.441 22.9
(2)据图1、2可知气孔的开启和关闭主要与保卫细胞的
(3)据表可知土壤含水量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发布:2024/11/8 8:0:1组卷:6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