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22年7月下旬以来,我国多地最高气温值、高温日数破纪录。截至8月14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25天发布高温预警。根据预测,此次区域性高温综合强度可能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不仅是我国高温频发,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热浪事件,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
说明持续性高温带来的危害,并推测缓解持续性高温应采取的根本措施。
【考点】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危害:高温导致患病率提高,人口死亡增多;高温导致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电力不足;高温导致路面受损严重,造成车辆受阻;高温导致服务业如宾馆住宿业、空调销售业等价格飙涨;高温导致农业干旱加剧,农作物减产;高温导致森林火灾增多,火灾风险增加等。
措施: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效技术,减少碳排放量;树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环保行为;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低碳技术推广;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加大低碳排放监督;植树造林种草,增加森林植被等。
措施: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效技术,减少碳排放量;树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环保行为;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低碳技术推广;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加大低碳排放监督;植树造林种草,增加森林植被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北极地区包括北极冰原、苔原带和外侧的泰加林带。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增温速率是其他地区的2倍。近年来,北极泰加林带山火、地火等野火频发。完成33~34题。
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原因不包括( )发布:2024/12/31 15:0:1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据此完成9~10题。
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切实有效的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灯具,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禁止矿物能源消耗发布:2025/1/25 8:0:2组卷:1引用:0难度:0.5 -
3.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将二氧化碳封存海底是为缓解全球变暖进行的一种新尝试。据研究,当把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深度为200-500米的深海时,二氧化碳将全部溶解在海水中。据此完成下题。
二氧化碳大量溶解在海水中,可能引发 ( )发布:2024/12/31 7:30:2组卷: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