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完成的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行为调查报告公开发布。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江苏网民规模为1757万人,总量居全国第二,其中18岁以下网民536万,占总数30%;受调查的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超过90%学生在过去半年内上过互联网。超过90%的青少年学生互联网初次体验是15岁之前。
材料二:2021年2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1)请联系材料,运用“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有关知识分析,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
(2)针对上述《通知》中的有关规定,乐乐和园园展开了讨论:
: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由,我们能利用网络发表看法,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使用手机和睡眠虽然是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
请结合“遵守规则”的有关知识对乐乐的观点进行辨析。
(3)请结合园园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答案】(1)①中小学生自制力较差,把手机带进校园会影响学习;②有利于学校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2)乐乐的观点是错误的。公民在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3)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要坚定维护规则,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乐乐的观点是错误的。公民在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3)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要坚定维护规则,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遵守规则共创美好生活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质,道德和文明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词语,它体现在我们点滴的具体言行中。某校八年级志愿者对某社区居民进行了一次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活动,下面是调查结果。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行为 乱扔垃圾 践踏花草 闯红灯 其他 比例 35% 26% 40% 12%
(2)遵守规则,严格守纪,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该校拟向全校同学发出“与规则同行”的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18引用:3难度:0.4 -
2.《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惩戒规则的颁布实施( )
①目的就是为了杜绝中小学生违反校纪
②划定了中小学生自由的边界
③试行说明规则不符合个人要求时可以修改
④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自律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3.
漫画《自由与规则》中打手机的这位男士( )
①没有认识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认为自由是随心所欲,不受约束的
③否定了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没有意识到自由和规则是对立的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3引用:6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