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
子墨子曰:“今瞽①曰:‘钜②者白也,黔③者黑也。’虽明目者无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选自《墨子•贵义》)[注]①瞽(gǔ):盲人。②钜:坚硬的铁。③黔:烟囱。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讨厌,憎恨。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避”,躲避。同“避”,躲避。
③虽明目者无以易之 改变。改变。
④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 所以。所以。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②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类比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阐明观点,【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论证“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乙】文则用“瞽不知白黑者”论证了君子选择仁义的不易。(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填写)
(4)以下三人建立了各自的微信群,并邀请墨子加入,你认为墨子会接受谁的邀请?请选出最有可能的人并说明理由。
A.孙膑
B.孟子
C.商鞅
资料卡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 •孙膑:兵家集大成者,主战,不仅继承了其前辈孙武的军事理论,而且有创造性地发展,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答案】讨厌,憎恨。;同“避”,躲避。;改变。;所以。;类比论证;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