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氯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 (aq),CuSO4 (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1)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1,并作相应的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2)以铜片为电极之一,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有红色固体生成,负极被腐蚀有红色固体生成,负极被腐蚀
(3)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甲甲,其原因是甲可以保持电流稳定,化学能基本都转化为电能。而乙中的活泼金属还可以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甲可以保持电流稳定,化学能基本都转化为电能。而乙中的活泼金属还可以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4)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了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上述的材料中应选锌片锌片作阳极。
Ⅱ.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2H5OH,C2H5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2H5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
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则d电极是正极正极(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CH3OH-6e-+H2O=CO2↑+6H+CH3OH-6e-+H2O=CO2↑+6H+。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11.2 L。


【考点】设计原电池;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
【答案】
;有红色固体生成,负极被腐蚀;甲;甲可以保持电流稳定,化学能基本都转化为电能。而乙中的活泼金属还可以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锌片;正极;CH3OH-6e-+H2O=CO2↑+6H+;11.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实验探究过程如下。结合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中(忽略Ag+的水解)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底部黑色固体过滤,滤液呈黄色。
(1)检测到滤液中含有Fe3+,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Fe2+被氧化为Fe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NO-3
(2)某同学证明上面假设c不成立,向硝酸酸化的
(3)取过滤后的黑色固体,洗涤后,
(4)某同学利用原电池证明Ag+可以将Fe2+氧化为Fe3+,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连接装置后,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表不再偏转(所用溶液均已去除O2)。甲溶液中的溶质为发布:2024/10/12 6:0:3组卷:94引用:4难度:0.5 -
2.某电池总反应为Fe+2Fe3+=3Fe2+,下列与此电池总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
发布:2024/12/13 10:30:1组卷:202引用:3难度:0.8 -
3.(1)某蓄电池的正负极标志难以辨别,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蓄电池的正负极辨别出来
(2)解释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关系曲线
①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A所示,试解释原因:
②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的分解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试解释原因:
(3)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图。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制H2时,连接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电极反应式为
③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
(4)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作电脑、汽车的能量来源。在实验室完成一个实验,用DMFC电解NaClO3溶液可制取NaClO4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其中DMFC以KOH作电解质)。
①写出电源负极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电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发布:2024/9/14 4:0:8组卷:2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