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测定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1)
P+O2
点燃
P2O5
P+O2
点燃
P2O5
。如果红磷不足,会导致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2)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原理应用】兴趣小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2)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用分子筛分离空气获得氧气,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该变化属于 (3)
物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方法制得的氧气浓度如何?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先检查装置 (4)
气密性
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装满水的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5)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C
C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高
D.与图1相比,图3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
(6)经测定V1=XmL;V2=Y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
X
-
Y
X
%
100
X
-
Y
X
%
(用X、Y表示)。

【答案】P+O2
点燃
P2O5;偏小;物理;气密性;C;
100
X
-
Y
X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4 8:0:1组卷:29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某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已知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合物,遇水后能产生氧气,放出热量。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制氧机如图1所示:外壳上留有观察窗,以便观察氧气的产生速率和反应进程。制氧仓是反应仓,是氧气产生的场所。过滤加湿仓起到的作用是
     

    A.洗气作用,滤去氧气中的各种杂质,通过洗涤确保氧气的纯度
    B.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能够平稳进行
    C.使产生的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
    D.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E.加快生成氧气的速率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过氧化氢也可以快速产生氧气,为什么不选择过氧化氢?过碳酸钠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它的制氧效率是否优于过氧化氢?于是该兴趣小组对两者的制氧效率进行探究,并筛选合适的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作为制氧剂
    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用表1中等质量的过氧化氢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二氧化锰,注入双氧水,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所示。
    表1
    编号 浓度/% 体积/mL
    5 9.11
    15 2.89
    25 1.66
    30 1.37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20min时,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4)已知:高浓度过氧化氢易挥发且腐蚀性强。因此可以选择浓度为
     
    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制氧剂。
    实验二:过碳酸钠作为制氧剂
    往锥形瓶中加入1.41g过碳酸钠、0.2g二氧化锰和V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它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5)V=
     
    mL。
    (6)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7)结合图3、图4中数据分析,前2min过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制氧效率相当,分析图3、图4中2min后的数据,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
     

    (8)制氧剂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还因为
     
    (填字母)。
    A.过碳酸钠是颗粒物,易于保存
    B.过氧化氢运输储存不方便
    C.过氧化氢分解产物无污染
    D.过氧化氢浓度较大时,具有腐蚀性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

    发布:2024/9/16 2:0:9组卷:84引用:2难度:0.5
  • 2.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如图家用“氧立得”牌制氧机。

    制氧剂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过氧化钠、过碳酸钠等。
    【阅读资料】
    ①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并放出热量。
    ②过碳酸钠制氧气: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过程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并放热。
    ③过碳酸钠是白色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
     

    (2)加湿仓的作用是
     

    【活动二】选择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
    小组设计图2实验装置,用不同浓度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
    (3)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假设导管末端口堵住)
    (4)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5)分析图3中30%H2O2比25%H2O2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二:过碳酸钠
    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过碳酸钠、0.2gMnO2,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
    (6)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7)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8)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

    发布:2024/10/2 5:0:2组卷:68引用:3难度:0.4
  • 3.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标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3)图1反应仓中“O2通道”相当于图2装置中的
     
    (填“c”或“d”)导管。
    【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4)除需考虑反应原理、方法选择外,还需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写一条)。同学们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其中C瓶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
     
    仓。
    (5)氧气能从图3瓶C中逸出,是因为氧气
     

    (6)根据已知信息推测,A剂的保存方法是
     

    发布:2024/10/9 3:0:1组卷:6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