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9年4月,陇西县某初级中学5名学生因琐事在校外一巷道内,对同校学生张某进行殴打并致其重伤,张某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全部抓获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善后及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材料二: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以“止于至善”为校训。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务必懂得“止于至善”的道理。
(1)材料一中5名施暴学生的行为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吗?为什么?
(2)“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中学生应该如何做才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
(3)“止于至善”是青春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培养“止于至善”?
【考点】行己有耻.
【答案】(1)不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因为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能去做。
(2)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2)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