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洪崖洞是山城重庆 网红景点之一,建于绝壁悬崖上的“吊脚楼群”以巴渝传统建筑和民俗风貌特色而盛名。其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山地文化特质,这种特质表现为街道空间顺应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层次而上,讲究“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
材料二:洪崖洞上原来有一条小溪,发源于城内的大梁子(现新华路),经大阳沟、会仙桥后至洪崖洞处,从悬崖.上跌落形成瀑布。直到近代之前“洪崖滴翠”一直是重庆的一大景观。后来……小溪成了污水沟,洪崖不再“滴翠”,而是一条悬着的污水“瀑布”。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经多次整治,“滴翠”景观恢复往日风采。
材料三:洪崖洞位置及 崖壁内街剖面示意图(如图)。

(1)根据材料一、三分析洪崖洞崖壁建筑“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的原因。
(2)分析早年“洪崖滴翠”形成“滴翠”的原因。
(3)洪崖洞负一楼(-1F)原为利润更高的“好吃街”,现改为地下车库,请推测其影响因素。
【考点】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答案】(1)山地地形,坡度大,缺乏足够的地面建筑平台空间:因地制宜,减少对自然地表环境的改造,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2)早年城内树木繁茂,保持水土能力强,崖壁能常年流水;早年城内人口较少,水污染少,溪水清澈;崖壁潮湿,长有青苔等绿色植物。
(3)底部作为小吃街,通风、采光、透气效果差,阴暗潮湿,环境差;小吃街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易污染江水;濒临嘉陵江,汛期易受洪水威胁;游客剧增,停车空间需求增大:靠近机动车道(滨江路),便于车辆出入。
(2)早年城内树木繁茂,保持水土能力强,崖壁能常年流水;早年城内人口较少,水污染少,溪水清澈;崖壁潮湿,长有青苔等绿色植物。
(3)底部作为小吃街,通风、采光、透气效果差,阴暗潮湿,环境差;小吃街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易污染江水;濒临嘉陵江,汛期易受洪水威胁;游客剧增,停车空间需求增大:靠近机动车道(滨江路),便于车辆出入。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9 21:30:1组卷:4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发布:2024/12/31 12: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如图为桂林山水令人神往的风光景观图。
(1)请为四幅图所属的喀斯特地貌进行分类,并指出④图被称为地下“神宫”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气候条件。
(3)除了开发旅游外,人类还可以如何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2引用:2难度:0.5 -
3.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分区(如图)。据此回答11~13题。
在缓冲区(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3引用:1难度:0.9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