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我叫林林,今年17岁。读初一时成绩不好,经常旷课,经常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最终我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法律链接】依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请指出材料中划线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理由。
(2)请从“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角度谈谈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有何警示?
【考点】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预防违法犯罪.
【答案】(1)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理由:①多次结伙抢劫,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体现了严重社会危害性;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体现了刑事违法性;③法院判处林林7年有期徒刑,体现了应受刑罚处罚性。
(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8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