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班级开展了“典籍里的中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材料一】“典,大册也。”(《说文解字》)
“典者,尊藏之册。”(《癸巳存稿》)
书籍:书(总称)。(《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火遍全网,以下是《典籍里的中国》第十期《周易》节目流程表:
环节 时空舞台 呈现方式 呈现内容
1 历史空间 舞台剧 1973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周易》抄本之一,让“孔子不曾读《易经》”的说法不攻自破。
2 历史空间 舞台剧 孔子注解《易经》而成《易传》,合而为《周易》;周文王推演《易经》;伏羲对于易道的朴素思考。
3 现实空间 专家解读 专家及节目主创人员介绍如何识读经典。
4 历史空间 舞台剧 孔子困于陈蔡,仍弦歌不辍;文王囚于羑里,仍不改信念。两位圣贤呈现出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互通。
5 时空穿越 时空对话 撒贝宁扮演的现代读书人对话孔子、王弼、宋载等历史人物,讲述典籍《周易》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故事。
【材料三】我觉得《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的民族精神真正成为可触摸的精神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蒙曼)
      这个节目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这种深入浅出让普通人都能看懂这个节目,都能领略经典里面的文化精华。(甘肃敦煌书画院院长   纪永元)
      看过《典籍里的中国》之《周易》才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做人做事,一定要宽容、有容乃大,而且要坚强。(微博网友   非常幸运的小芬芬)
      选角、舞美和服装化妆看得出确实考究了,演员的演绎真的很棒,部分演员的一个眼神真的有一眼万年的感觉——两千年后还有人读书吗?有啊!(豆瓣书友   林深不见狐)
【材料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总台成立以来,我们连续推出《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中国地名大会》等一大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怎样的古代书籍可以称得上“典籍”。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探究《典籍里的中国》火遍全网原因。
(3)阅读材料四,请梳理论证结构。

【答案】(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古代书籍中值得庄重地阅读,重要的、具有收藏价值的书籍称得上典籍;从材料二中的《周易》可以推知,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古代书籍才称得上典籍。
(2)①《典籍里的中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②创新的节目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也能增强观众对节目的兴趣;
③选角、舞美、服装化妆考究,演员演绎精彩,都能打动观众。
(3)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接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然后从反面论述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最后从正面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新的形势得到传承与弘扬。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燃了许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图:

    (源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ㅤㅤ材料二:
    ㅤㅤ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胜利归来,为中国人第九次太空之旅画上完美的句点。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神舟十四号乘组被称为空间站任务的“最忙乘组”,一点也不夸张,充分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ㅤㅤ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些载入史册的“首次”。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出舱;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为未来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空间科研提供了更大平台;首次应用三舱三船的新技术新材料,加速全行业产业链的创新进程。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这一棒接力,接得稳、握得实,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摘编自(《“永远值得期待”标注航天底气》,202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ㅤㅤ材料三:
    ㅤㅤ航天精神体现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包含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凝聚“能吃苦”的坚韧之力、“能战斗”的奋斗之力、“能攻关”的进取之力、“能奉献”的无我之力。与精神铸造同样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实践的践行。向航天英雄学习,让载人航天精神照彻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的行动、照亮我们的征程。
    ㅤ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把“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创造历史伟业的“大我”之中,以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精气神,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书写新篇章。
    (摘编自《让“载人航天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征程》,2022年6月22日四川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燃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B.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载人航天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C.神舟十四号乘组无惧困难挑战,实现新突破,再次证明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D.我们要赓续发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彩篇章。
    (2)请结合材料二,概括神舟十四号乘组在本次太空之旅中完成了哪些挑战。
    (3)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2.综合性学习。
    (1)读下面材料,谈谈你读后的感想(答出两点)。
          材料一:中学生小沈与网络游戏亲密接触后,逐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随之而来的,是迅速下滑的学习成绩,是逐渐变得慵懒的身体,是父母、老师焦虑的眼神……
          材料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2)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进行语言表达。
          小华的爸爸为爷爷的八十大寿准备了许多烟花爆竹,小华劝说爸爸不要放烟花。可爸爸说:“你爷爷八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也是表孝心。”
    如果你是小华,请从“环保”和“孝心”的角度来劝说爸爸。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4引用:3难度:0.5
  • 3.学习与探究。
    ㅤㅤ七年级(1)班准备制作以“经典同行,励志成长”为主题的图文展板,请你参与设计。
    展板素材
    素材A: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遇见秀气的小山和澄清的河水,感受文字中流淌的脉脉温情。
    素材B:在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我们遇见既沉默寡言又慷慨坚韧的牧羊人,发现了平凡者亦拥有伟大的灵魂。
    素材C:在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们遇见一个脱离险境的孩子,悟出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将它一点点分解开来,就能战胜它。
    在审核素材时,你发现有一项素材与展板主题不符,请你向展板负责人小娟说说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26 20:0:2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