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了宣传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拟举办“九年级劳动教育主题辩论赛”。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以下是赛前准备时搜集到的几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五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以德育为核心,共同服务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人才培养的最初目的,是形成立体全面的人格,劳动教育工程是全面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容偏颇。
材料二 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劳动教育被纳入国家方针政策。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作出全面部署。
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 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材料三 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过程中,一些人指出“劳动教育主要靠家庭,没必要在学校进行”“体力劳动如今已经过时了”,另一些人则直言“浪费学习时间”;一些学校依旧把劳动教育简单与“大扫除”划等号。把打扫卫生作为惩戒违纪学生的手段之一。一些老师们则认为劳动教育最终会演变为增加教师与学生负担的形式主义,而一些学生在目睹或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后,甚至得出结论:长大后绝不做辛苦的劳动者。
(2)辩以明理,论以求真。辩论会会务组老师已经拟定好了两个辩题,请你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参考以上三则材料,另外设计两道有价值的辩题。
辩题一:劳动教育主要靠家庭还是学校
辩题二:劳动教育课程是否应该加入初中阶段的必修课
辩题三:①劳动教育是否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劳动教育是否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辩题四:②参加劳动能否作为惩戒违纪学生的手段。参加劳动能否作为惩戒违纪学生的手段。
(3)在决赛阶段,你班将参加“劳动教育主要靠家庭还是学校”这个辩题的辩论,请针对正方的主要观点和理由,草拟出你方(反方:劳动教育主要靠学校,而非家庭)的主要观点及理由。
正方主要观点及理由:我方认为,劳动教育主要应该靠家庭,而非学校。学校如果成为劳动教育的主体。将会设置相关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参与劳动的情况进行考核。这会使部分学生受规则约束被迫参与劳动。而不是自己主动参加。一旦外界约束力不足。学生的劳动意识就会减退或消失。而家庭开展劳动教育,主要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体贴与爱来约束,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更有助于实现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
反方主要观点及理由:我方认为,劳动教育主要应该靠学校,而非家庭。在家庭开展劳动教育,很难形成强大的约束力,个别家长极容易因为溺爱或怕浪费孩子学习时间,不让孩子劳动,由于家庭环境不同,也很难形成统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有可能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统一进行宣传教育,制定评价标准,布置劳动任务,通过同伴合作互相监督、激励,约束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更有助于实现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方认为,劳动教育主要应该靠学校,而非家庭。在家庭开展劳动教育,很难形成强大的约束力,个别家长极容易因为溺爱或怕浪费孩子学习时间,不让孩子劳动,由于家庭环境不同,也很难形成统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有可能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统一进行宣传教育,制定评价标准,布置劳动任务,通过同伴合作互相监督、激励,约束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更有助于实现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
【考点】综合性学习.
【答案】劳动教育是否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参加劳动能否作为惩戒违纪学生的手段。;我方认为,劳动教育主要应该靠学校,而非家庭。在家庭开展劳动教育,很难形成强大的约束力,个别家长极容易因为溺爱或怕浪费孩子学习时间,不让孩子劳动,由于家庭环境不同,也很难形成统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有可能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统一进行宣传教育,制定评价标准,布置劳动任务,通过同伴合作互相监督、激励,约束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更有助于实现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你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1)上网浏览相关资料时,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厂粗大的水管,排出带泡沫的废水;轮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食品包装顺着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园里散步的人们经过池塘边,总有一口痰、几块土落进水里;夏天,孩子们拿着水枪,奔跑着,追逐着,闹得浑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撰写宣传标语。
(2)下面是小组成员写的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采访问题做出评析。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浩: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王老师,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权威专家,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地下水的现状吗?
问题2:王老师,您刚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那水中的鱼、虾之类的您会吃吗?发布:2024/12/30 12:30:6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
材料三 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图标。(见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为你的班级的“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
(3)仔细观察材料三图标,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标内容。发布:2025/1/2 23:0:3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发布:2025/1/2 1:30:3组卷:9引用:2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