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火灾,人人有责。如图是某型号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1)灭火器内部压强需控制在1.0~1.4MPa之间(1MPa等于106Pa),如果过低必须到相应维修部门充气。请解释必须充气的原因。
(2)打开高压气体容器后,气体充满整个筒体,粉末状的灭火剂就会喷射出来,此时喷管受到一股反冲力。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H2O+CO2↑)
请结合科学知识,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
【考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
【答案】(1)压强过低,不能有效地将干粉喷射出来,起不到灭火的效果;
(2)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同时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会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作用。
(2)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同时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会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作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小柯往W管中通入O2,发现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8/29 8:0:8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2)“科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发布:2024/8/9 8:0:9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及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K3,都处于关闭状态)
已知:
①燃烧匙底部有小孔。
②甲中是硝酸钾饱和溶液且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乙中是饱和氢氧化钙液。
③白磷着火点是40℃,B中装有80℃热水。
(1)打开弹簧夹K1、K2,注入足量过氧化氢液,B中产生的现象为
(2)打开弹簧夹K3,关闭弹簧夹K2:接下来观察到B中先、后产生的现象为
(3)继续观察C,试管甲中现象为发布:2024/8/8 8:0:9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