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
(1)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足量。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AA(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9 |
20%
20%
。Ⅱ组:Ⅱ组同学发现Ⅰ组实验可能产生实验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图2是Ⅱ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15mL | 15mL | 9mL | 20% 20%
|
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装置一
装置一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更有利于空气流动,氧气反应更彻底
更有利于空气流动,氧气反应更彻底
。(4)如何测量具支试管的体积
向具支试管中注满水,把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具支试管的体积
向具支试管中注满水,把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具支试管的体积
。(5)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装置,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松手,如果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说明装置不漏气
连接装置,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松手,如果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说明装置不漏气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答案】足量;A;检查装置气密性;20%;20%;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装置一;更有利于空气流动,氧气反应更彻底;向具支试管中注满水,把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具支试管的体积;连接装置,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松手,如果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说明装置不漏气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1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1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图2是集气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5 11:30:2组卷:1084引用:3难度:0.7 -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待镁条完全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发现问题】氮气是如何减少的?
【做出猜想】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C+2MgO,该反应所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点燃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出一条即可)
(4)24g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氧化镁?发布:2024/11/18 8:0:1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甲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
(3)乙同学:想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做实验,老师告诉他这种方法不是较好的方法,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非常剧烈,镁既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请写出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文字表达式:
(4)丙同学:打算用铁丝替代红磷,实验能否成功?请说明理由。
(5)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发布:2024/11/7 8:0:2组卷:1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