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12月顺利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见图1)。“罐子”内放置有马铃薯、拟南芥种子、棉花种子、油菜种子、酵母菌、果蝇卵共6种生物样本,以及土壤、水、空气等物质,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罐子”内温度保持在1℃~30℃,控制好里面的湿度、养分。“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
2019年1月,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实验发布了最新实验照片,照片显示实验搭载的6种生物样本中的棉花种子已经萌发并长出了嫩芽(如图2),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

(1)“月面微型生态圈”相当于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其能量来源是 月球表面的自然光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从生态系统组成上看,“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分解植物和果蝇的遗体或废弃物,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 酵母菌酵母菌,参与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如图2,这株棉花嫩芽如果能够继续生长,长出第一片绿叶。那么,这片绿叶是由棉花种子的 胚芽胚芽发育来的。
(3)除此之外,被带到月面进行首次生物实验的果蝇,也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图3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甲)和子代的数量关系(乙)。果蝇体色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由图3(乙)子代的数量关系,可以推断子代中灰体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AA或AaAA或Aa(显性基因用“A”表示)。
(4)月球返回的种子,经过太空诱变获得新性状,这属于 可遗传可遗传(填“可遗传”或“不可 遗传”)变异。
(5)从月球带回的种子一定具有人们需要的优良性状吗?不一定不一定为什么?因为生物的变异不定向因为生物的变异不定向。
【答案】月球表面的自然光;酵母菌;胚芽;AA或Aa;可遗传;不一定;因为生物的变异不定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5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下图展示的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细菌、真菌的作用:①细菌、真菌同动植物一样能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
(2)微生物的分类: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从分类的角度来看,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球菌等都属于
(3)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是
图中⑥是
(4)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在适宜条件下,能迅速地进行
(5)探究实验: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①在探究该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一个手印,这个过程相当于
②发布:2025/1/16 8:0:1组卷:39引用:1难度:0.3 -
2.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明明跟着妈妈爬岘山,一路走来,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他都找到了,滔滔不绝地讲给妈妈听,请把明明的讲解补充完整:
(1)郁郁葱葱的岘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翠绿的植物、各种动物及蘑菇等菌类外,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包括
(2)走在岘山小路上感觉空气清新润爽,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捕食活动中蕴含着生态系统中
(4)山林中的木耳、蘑菇是真菌,它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5)“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襄阳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发布:2025/1/16 8:0:1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3.如图为某农场生产模式图。由于放养的鸭子和粪便等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苍蝇大量滋生,周围居民的生活深受影响。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此农场生产模式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3)蛆是苍蝇的幼虫,以粪便为食.由此推断苍蝇的发育方式为
(4)为了更好地处理粪便,农业技术人员建议修建沼气池。沼气池中的甲烷菌能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布:2025/1/17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