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凝望一棵树
(包利民)
ㅤㅤ①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那棵树,直到有一天,我倚在窗前,看云,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一朵云就像挂在它的枝上。于是云走了,眼睛里只剩下了树。
ㅤㅤ②那是一棵李子树,并不高大,却枝桠纵横,很繁茂。以前也曾短暂地为它把目光停留,那是在夏初,它开花的时候。从它旁边路过,那一树花朵撞在晚风上的声音,便羁绊住了我的脚步。很密集的白花,有的成团成簇,细细的长蕊顶着点点金黄,在斜阳里微微颤抖成一幅很静美的画面。后来,花儿渐稀直到消失,而那一树青青的叶子,就再也牵挽不住路人的目光。
ㅤㅤ③从我的窗口到它,是一段刚刚好的距离。没有很近的逼仄感,又没有很远的朦胧感,它以一个恰到好处的身姿走进我的眼睛。我也曾很近很近地看过它,当局部放大成整个视野,一些所不愿意见到的,便成了主角,比如果实上的那些虫子。这是一棵被人们抛弃的树,即使果实成熟的时候,也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许人们知道那是虫子的世界,所以都避而远之,或者视而不见。
ㅤㅤ④忽然想起,爷爷就喜欢很近地看树。那棵高大古老的杨树,站在我家的田畔,爷爷在田地里干活累了,就走进它的荫凉。爷爷和别人不一样,他面对着树坐下,坐得很近。头顶茂密的枝叶抓住路过的风,爷爷就用草帽接住从枝叶间落下来的丝丝缕缕的风,再挥扬到满脸的汗水上。然后他卷一支很粗的旱烟,点燃,便在烟雾缭绕中,看那树干。我也曾蹲在爷爷身边,顺着他的目光去看树干。 树干上的树皮已经干裂,并不平整,条条沟壑,像爷爷脸上的皱纹,也像大地上的田垄。偶尔一只蚂蚁悠悠地爬上来,翻山越岭般转了一圈,又回到地面。除此,我再没看出什么。而爷爷似乎看得很入神,就像看到了树干里的那些年轮,看到年轮里轮回着的不知几多的岁月。
ㅤㅤ⑤而我看那棵李子树,却是闲时无心无意。我并看不出什么境界来,只觉得那一簇绿色,是可以放牧目光的草原。有时捡拾到从密叶间坠落的啼鸣,才知道里面藏着一只鸟。或者风从它身体里挤过来,或者云从它头顶爬过去,才会有着片刻的灵动和生动。除此之外,是无边无际的寂静和寂寞。窗外的树,窗内的我,都是如此。
ㅤㅤ⑥可是我并没有觉得李子树是我的一种相伴,目光离开了,心也就离开了,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或许只是我的一种习惯,累了倦了,倚在窗前,恰好它也在,仅此而已。
ㅤㅤ⑦田边的那棵老杨树,终于被村人砍倒了。爷爷便再也不去那里坐着歇息纳凉,而是与别的老人坐在一起,抽烟,说一些村庄里古老的话题。我倒是跑到老杨树那里去看了几次,只余很粗的树根,一圈圈的年轮,每次数的数目都不一样。一直以为树虽然古老,却依然比爷爷年轻,因为树还可以活很多很多年。只是,它已经死了。少了一棵树和爷爷的田畔,仿佛天地都空旷了好多。那个时候,我没有注意爷爷的眼中有没有失落,只知道,爷爷再也不去那样地看别的树了。
ㅤㅤ⑧可我的心里却是有着失落的,当小区的空地重新规划后,当那棵李子树被砍倒之后。本来觉得可有可无的一棵树,在我倚窗而望的时候,目光却失去了依托。也许只有我还记得它,这棵本被人们抛弃的树,再过些时日,如果我对别人说这里曾有过一棵树,他们可能会很惊讶。
ㅤㅤ⑨然后明白,当我的目光在它的枝叶间穿插的时候,其实,心也是在那里的。并不全是习惯使然,习惯只会有着短暂的不适应,却不会有着这种长久的怀念。依窗而望,那个方向,那个距离,空空阔阔,路过的风有时也会盘旋一下,似乎也在寻找。就像我的目光,我的心情,也会在那里停留,流连,想念。
ㅤㅤ⑩原来,曾经的李子树,确实是我的一种相伴。在寂寞的时候,在无言的相对间,各自神飞。
(1)同是“看树”,“我”和爷爷有什么不同?请阅读文章简要概括。
(2)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点词语和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依窗而望,那个方向,那个距离,空空阔阔,路过的风有时也会盘旋一下,似乎也在寻找。(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树干上的树皮已经干裂,并不平整,条条沟壑,像爷爷脸上的皱纹,也像大地上的田垄。(从修辞角度赏析)
(3)本文为何两次写到这棵树是“被人们抛弃的树”?请简要分析。
(4)阅读本文最后一段,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原来,曾经的李子树,确实是我的一种相伴。在寂寞的时候,在无言的相对间,各自神飞。

【答案】(1)爷爷喜欢很近地看树,且看得很入神,用看树的方式进行深思。“我”看那棵李 子树,却是闲时无心无意;树在窗外,“我”在窗内,有时会看到,并不刻意关注。
(2)①“空空阔阔”一词写出那棵李子树被砍掉后,现在这块地方变得空阔的情景,“似乎“一词实则是写“我”的目光在那片空地寻找。二词流露出“我“对李子树不在的失落,对原李子树的流连和想念。
②运用比喻,将树皮的纹路比作爷爷脸上的皱纹、大地上的田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我”眼中的树皮的样子。
(3)说明了这棵树不被人重视,突出了有些不被重视的东西,其实是很珍贵的,要懂得珍惜。
(4)示例:那棵李子树一直默默地与“我”相伴,在寂寞、无言时,我们各自安好,精神交流。作者借写自己“凝望一棵树”的经历,抒发对李子树的怀念。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我们对身边人、事、物的默默相伴都习以为常,这种习惯也让我们流连至深;我们要懂得关注、珍惜他们。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判断对错)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的心理。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原因是
     
    。八儿看到如此颜色的粥,心里想到的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