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甲同学取ag Cu片和12mL 18mol/L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和Cu剩余。
(1)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碱液(或NaOH溶液)
碱液(或NaOH溶液)
,其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SO2(或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
吸收多余的SO2(或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装置A仍有气体产生,此时装置B中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装置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
c
c
。(填字母,下同)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浓溴水
(3)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却不能使Cu完全溶解的原因是
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
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
。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不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
a
a
。(填字母)
a.BaCl2溶液
b.Fe粉
c.CuO
d.Na2CO3溶液
(4)实验中某学生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请问该气体单质是
O2
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2H2SO4+O2=2CuSO4+2H2O
2Cu+2H2SO4+O2=2CuSO4+2H2O

【答案】碱液(或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或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a;O2;2Cu+2H2SO4+O2=2CuSO4+2H2O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1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下列依据实验方案和现象对浓硫酸性质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  )
    实验方案 实验I:
    实验Ⅱ:
    实验现象 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边缘变红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接近无色(溶液中锰元素仅以Mn2+存在),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发布:2024/12/30 11:30:1组卷:171引用:8难度:0.5
  • 2.实验室为探究铁与足量浓硫酸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14:0:1组卷:116引用:3难度:0.7
  • 3.某小组同学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向试管①、②中加入等量的98%的浓硫酸,实验如下。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      
    现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品红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褪色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发布:2024/12/30 7:30:1组卷:193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