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答案】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是;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380引用:108难度:0.3
相似题
  • 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光的折射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a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通过实验还得到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发布:2024/10/14 4:0:2组卷:40引用:1难度:0.7
  • 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斜射入杯内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兴趣小组对实验中光偏折程度产生了兴趣,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偏折程度,小组成员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偏折比”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偏折比”大小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3:“偏折比”大小可能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35°,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2)为了验证猜想2,小组在乙杯中加油,如图乙,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此时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中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光的“偏折比”;
    (3)对于猜想3,小组准备用图甲装置先后入射红、紫色光束进行探究;请你结合光的色散实验,推测红光的光斑应位于图丁中的
    (选填“A”或“B”)点;
    (4)让一束光斜穿过如图戊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其上表面折射入玻璃砖时的“偏折比”为0.8,则光在其下表面折射出玻璃砖时的“偏折比”为

    发布:2024/10/6 6:0:3组卷:142引用:1难度:0.6
  • 3.小亮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度。
    (2)图乙中当激光从水中沿4′方向射入O点时,折射光线将会沿着4的方向射出,说明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发布:2024/10/9 3:0:1组卷:54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