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圳市某中学开展了系列普法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法治学堂——同心共学促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系统解读了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举措,以下是小林同学分享的部分学习笔记。

(1)根据笔记内容,说说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以上举措的理论依据。
【反诈专栏——共筑平安防火墙】

小林观看完校园反诈宣传栏后,发出感慨:有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我们再也不必担心电信诈骗问题了。
(2)你是否同意小林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志愿实践——普法宣传进社区】
学校正在研制普法宣讲团招募方案,计划招募一批普法宣讲员,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宣传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防诈技能等相关知识。

(3)请你将招募方案补充完整。
【答案】(1)立好法治之“规”的依据: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法律权威。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紧扣法治之“重”的理论依据:①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政府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人们行为,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法律依据。解决网络电信诈骗违法的问题,不仅需要科学立法,也需要政府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全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宣讲目的:①帮助社区居民掌握更多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提升防范诈骗能力。②积极倡导社区居民知法守法用法,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招募条件:①责任心强,有团队精神。②善于沟通,表达能力强。③乐于奉献,性格开朗等等。
(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人们行为,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法律依据。解决网络电信诈骗违法的问题,不仅需要科学立法,也需要政府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全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宣讲目的:①帮助社区居民掌握更多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提升防范诈骗能力。②积极倡导社区居民知法守法用法,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招募条件:①责任心强,有团队精神。②善于沟通,表达能力强。③乐于奉献,性格开朗等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8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